在古代战争中,为了获得最终的胜利,交战双方自然使尽了浑身解数。其中,就诈降这一手段,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战争频繁的汉末三国时期,自然也不例外。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三国的四次诈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姜维诈降,最终惨遭杀害

公元263年,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摆脱牵制自己的邓艾等人,退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但邓艾却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命令姜维向魏军投降。对此,姜维假意归降钟会,实际上却唆使他割据蜀地,也即打算利用钟会反抗司马昭的机会以恢复汉室。

但是,姜维的计划得不到原先蜀国将士的支持,而钟会也控制不了前来益州的曹魏将士。所以,在成都之乱中,他们都是惨遭杀害的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赤壁之战,黄盖诈降曹操

公元208年,曹操发动了赤壁之战。此战,孙权麾下部将黄盖跟随周瑜作战,两军对峙,黄盖提出火攻战术,并亲往诈降,这一计策获得了周瑜和孙权的同意。交战之日,黄盖先向曹操投书通报投降,使曹军看见黄盖船只前来而毫无戒备。黄盖遂令燃点柴草,同时发火,火乘风势波及曹军岸上的军营。

正是因为遭到了黄盖的诈降之计,曹操大军陷入到一片火海中,所以在兵力占据优势的基础上吃到了败仗。此战之后,立下大功的黄盖被孙权册封为武锋中郎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周鲂诈降,引发石亭之战

公元228年,东吴将领周鲂派自己的亲信者送笺书七条招诱曹休,说自己受到责难,害怕被杀,打算以鄱阳郡归降北方,请求曹魏派兵接应。当时不断有尚书郎到周鲂处查究各种事情,周鲂因而来到鄱阳郡门之下,剪下头发谢罪。

曹休听说此事后,误认为周鲂是真的要归降曹魏,于是率领步骑兵十万人向皖城进发接应周鲂。魏明帝曹叡又命司马懿向江陵方向、贾逵向东关方向,三路大军同时进发。结果,周鲂集中部队,随陆逊截断曹休队伍,魏军一败涂地,被吴军斩杀俘获者数以万计,这就是三国著名的石亭之战。

战争结束后,孙权召集各位将领大摆酒宴。宴饮正酣,孙权对周鲂说:“您落发载义,成就孤的大事,您的功名,一定记入史册。”加授周鲂为裨将军,赐爵关内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马茂诈降,意图刺杀孙权

马茂最初为曹魏淮南钟离县令,后来,马茂假意归降东吴,被任命为征西将军、九江太守、外部督。因为获得了孙权的信任,马茂还获得了封侯的待遇,并掌握了上千兵马。在此基础上,马茂决定实施刺杀孙权的计划。

赤乌八年(245),马茂与朱贞、虞钦等人密谋,打算在孙权入苑中射猎时击杀之,抓捕群臣,占据宫廷及石头坞,从而响应曹魏。但是,马茂等人的计划还没有实施,就因为事情暴露,所以他们三人都被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