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书以明理,可辨美善真。读书以求智,可利家国民。读书以修身,可戒贪痴嗔。”

小故事,使你从轻松的阅读中感悟人生哲理,从短小的文章中获得无穷的智慧,从简练的语言中找到方向和慰藉。它们就像沙滩上五光十色的美丽贝壳,拾起的那一刻就是惊喜。

2023年12月起,“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推出主播讲故事系列,和大家分享国学经典小故事,希望能让读者从故事中蕴含的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获得启发,在其中发现属于自己的珍贵宝藏。

季札挂剑

在春秋时代,有个人叫季札。季札要代表吴国出使鲁国,这属于外交工作。在出使的途中,经过徐国,徐国国君请他吃饭。在吃饭过程中,国君就一直盯着季札腰带上的宝剑。季札看到国君的眼神,就知道他很喜爱这口宝剑,这是“视思明”,看了以后他就明白了。但是按照礼仪来说,代表国家的使臣都必须佩戴宝剑。所以,他心里就暗想,等我完成任务以后,再将这把剑送给他。

他出使鲁国回来,又经过徐国,就去把剑送给徐国国君,不巧国君已经去世了。季札立即赶到国君的墓前给他行礼。行完礼以后,就把自己的宝剑挂在墓边的树上。他的随从一看,就对他说:“主人,您这样做太过了,因为您并没有答应要把剑送给他;而且纵使您已经答应给他了,他也已经死了,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再把剑挂在那里。”季札接着说:“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我的心已经起了此念要送给他,如何可以因国君之死,而违背了我心里的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诵读: 谌娜

制作:许鹏

编辑:王艺霖(见习)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