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婕妤的人生旅途中,无论是贵为皇妃,还是秋扇见捐,她都能以一个平常人的平常心去面对,始终保持一颗平淡之心,她的平淡透射出的尽是理性智慧的光芒

班婕妤成帝时被选入宫,她遵礼循法,处事谨慎,并且熟悉历史,擅长音律。初为少史,后被封为婕妤,婕妤只是她的封号,不是她的名字。

婕妤为妃嫔之首,也是除了皇后之外后宫地位最高的人了,可见最初她受宠的程度非同一般。但是到了后来,却经历了失宠、丧子的双重打击。

在她的人生旅途中,无论是贵为皇妃,还是失宠团扇,她都能以一个平常人的平常心去面对,始终保持一颗平淡之心,她的平淡透射出的尽是理性智慧的光芒。

贵为皇妃,贤明自持

班婕妤出身世家,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诗赋,有文采,又谨守礼教。汉成帝初年,“选入后宫,始为少使,俄而大幸,为婕妤”。

然而班婕妤并没有恃宠生骄、飞扬跋扈、干预朝政,反而越发地谨慎与低调,因而深得汉成帝的宠爱。班婕妤的美貌与才德使汉成帝连出游都要与她同辇,她却婉言拒绝道:“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

在此,班婕妤以历史的兴亡教训劝诫成帝,古代的贤明之君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身边都有贤臣名将的辅。

而夏、商、周三代末主却不是这样,夏桀宠爱妺喜、商纣王宠爱妲己、周幽王宠爱褒姒,因宠爱女色,荒废朝政,最后落了个国亡身死的悲惨境地。国君应以国事为重,不应把妃妾随时带在身边。

汉成帝深为班婕妤的见解而折服,就连王太后都称赞她:“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樊姬是楚庄王的宠妃,“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樊姬多次相劝不起作用。

于是采取自身不吃兽肉的方式来劝诫,楚庄王终于被感动,放弃打猎,勤于政事,成就了他的霸主之业,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王太后把班婕妤与楚庄王的宠妃樊姬相提并论,是对班婕妤的最高嘉奖与勉励。被汉成帝宠爱至极的班婕妤,不恃宠、不专宠、不骄狂、不干政的美德,可谓是西汉时期贤明的后妃,她的自持,恰是她聪明智慧之处。

遭妒失宠,急流勇退

由于汉成帝的宠爱和太后的赞扬,使班婕妤在后宫的地位更加突出,地位愈是突出她的心态愈是平淡,希望以此来影响汉成帝,使他成为一个明君。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像班婕妤所期望的那样,汉成帝不但没有成为楚庄王那样的有为国君,反而随着赵飞燕姐妹的入宫,声色犬马,荒淫无道,不仅致使西汉社会走向没落,同时也掀起了后宫的争宠之风。

汉成帝拷问班婕妤,婕妤对曰:‘妾闻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如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

成帝死后,她又到成帝陵寝中看守陵园,直至终老。失宠后的她,虽然孤独悲伤,但却能淡定自如,自得其乐,得以善终,这与她处变不惊、从容不迫的淡定心理与应对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

班婕妤失宠、丧子后的生活,在《自悼赋》《捣素赋》里均有显示,写得凄婉哀怨,抒发了被成帝遗弃后的悲苦心情,倾诉了自己的不幸与悲哀。

一切都改变了,甚至是自己也不同于往日,无论是形容状貌还是生活起居,想起来便是一阵心酸,只能通过“捣素”这样的小事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希望成帝看到手工后能明了自己的心意。

但是成帝已不再关心她了,也不可看到这些,即使看到了也没有用了,所以婕妤只有回到空房子里偷偷哭泣。这在很大程度上蕴含了她自己独特悲剧的人生体验,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人普遍的悲剧命运。

班婕妤为汉成帝后宫嫔妃,“婕妤”并非其真名,相传为越骑校尉班况,也就是《汉书》的撰写者班固和名将班超的姑母的女儿。

她少有才学,工于诗赋,入宫时初为少使,不久被立为婕妤。她出身名门,又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深受皇帝恩宠,但她始终懂制守礼,不做越矩之事,她的“却撵之德”一度被后世传为佳话。

怨而不怒,理性智慧

她性情清和寡淡,奈何受到赵飞燕姐妹诬陷,虽凭借才智得以自保,但最终选择了明哲保身,在长信宫侍奉太后。汉成帝死后,她被派为侍奉陵园,死后,亦葬其中。

在长信宫侍奉太后期间,她自知已如秋后的团扇,便在每日娴静生活之余,涂涂写写以发心中之感慨。可以说,是她晚年的落寞生活让她为文坛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

班婕妤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失传,现存作品仅三首,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

三首作品皆为她侍奉于长信宫、深居幽宫失宠后所作,抒发了郁闷和哀怨之情。《自伤赋》从入宫受宠写起,直到被抛弃孤独终老。班婕妤不屑于后宫争斗,甘愿退居幽宫之中,每每想起与汉成帝的旧爱恩情不觉暗自落泪。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只希望百年之后能够埋骨故乡的松柏树下,无尽凄凉。《捣素赋》是一篇描写古代宫女命运和悲情的杰作。

以捣素这一宫女生活的一个片段为主线,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宫女的优美姿态,第二部分写哀怨婉转的捣素声,第三段诉说宫女的不幸遭遇,抒情悲凄,感人至深。

怨歌行》又是一首借物抒情之作,借秋扇来比喻女子。扇子可置于怀袖之中,天气炎热时可取出随时摇动,天气转秋凉爽时也可置之不理,束之高阁。

暗喻自己就像女子一样,蒙受皇帝恩宠的同时不过是供人享用的一件物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表达了自己被玩弄的悲哀和心酸。

班婕妤坎坷的命运,使她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辞赋家。她的作品多以质朴的方式表达婉转曲折的思想感情。

如《捣素赋》中对宫女体态、捣素声、宫女不幸遭遇这些最朴实平常的生活内容进行描写。语言虽平淡质朴,但感情真挚,读来就如日常交谈一般,通俗易懂而又意蕴深厚。

在《太平御览》中记载的班婕妤写给诸侄的家信中可得知,班婕妤认为:“至如成帝则推诚写实,若家人夫妇相与书矣。”从中可以看出,班婕妤对质朴写作是十分推崇的。质朴其实就是真情实感的表达,而往往只有真实自然的感情才能最深地感染读者。

其次,班婕妤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衬托的艺术手法。在《怨歌行》中用扇子来比喻女子,将扇子被主人的随意抛弃象征女子被男子的随意抛弃,借秋扇来象征自己被帝王宠爱后终遭抛弃的不幸。

钟嵘于《诗品》中评此诗说:“《团扇》短章,辞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值得注意的是,团扇原为当时妃嫔仕女的饰品,但由于班婕妤的诗,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宠的象征,成为一个文学典故并被后世大量引用。

唐代王昌龄在《长信怨》中写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诗中的主角在百无聊赖之时手执团扇独自徘徊,正是沿用了团扇的象征意义。

刘禹锡也曾在《团扇歌》中写道:“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使团扇的文学典范意义更具代表性。班婕妤的诗往往由现实中的一个小物象着手,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将其感情逐渐升华至最高点,其高明的抒情手法也足以为后世提供借鉴。

再者,班婕妤的《怨歌行》是成熟的五言诗,收录在《乐府诗集》之中。其文制规范、灵活细致,上承先秦文学的优良传统,下启魏晋诗词。

晋代陆机《班婕妤》有“寄情在玉阶,托意唯团扇”,其中 “玉阶”即从赋中“华殿尘兮玉阶菭,中庭栖兮绿草生”一句而 来。从此,“玉阶”成为宫怨诗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意象。

如谢朓的 《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 极”的题名即受此句启发而来。初唐诗人沈佺期的《长门怨》 说:“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

亦借此诗歌意象描写冷宫的 清幽。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 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更深刻地描绘出“玉阶”的 清冷寒凉。

此外,赋中的“春苔秋草”“罗帏”“玉墀”“履綦”等都 成为宫怨题材的经典诗歌意象 。如前边提到的陆机《班婕 妤》中的“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黄昏履綦绝,愁来空雨 面”。

陈代诗人阴铿的《班婕妤》中的“花月份窗进,迨草共阶 生”,以及何楫《班婕妤》中的“履迹随恩故,阶苔逐恨新”。

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秋夜守罗帷,孤灯耿不灭”等都 沿用这类诗歌意象。

结语

《怨歌行》和《捣素赋》是否为班婕妤所作,学者们各执一词。即使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团扇”“捣衣 ” 等诗歌意象正是借助婕妤的故事,才得以存在发展。

人们欣 赏的是婕妤的才情与品德 ,作者的存疑并不足以影响千百 年来班婕妤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正因有了班婕妤,这些诗歌意象才具有了更丰富的寓意 ,才成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意象。

但由于班婕妤的诗,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宠的象征,成为一个文学典故并被后世大量引用。

参考文献

1. 班固.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 李雁劼.以物喻人情切感深————谈《怨歌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意蕴[J]

3. 邓莹辉.平淡:理学文学的审美基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