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生命是被阅读唤醒的。书像窗户,透过它,可以望得更远更高,看见更多的东西,引发沉思和遐想。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

立春之际,万象更新,本刊特推出新专栏"在读",请全国多位名家学者谈谈他们正在品读的书,把他们读书的心得和快乐分享给读者,以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迎一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春天。

——编者按

正逛祝勇大花园

刘心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心武,1942年出生。曾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班主任》、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也曾隔窗窥新月》《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刘心武妙品红楼梦》。

我在读什么?

嘿嘿,正逛祝勇大花园哩!

是在翻阅他的"故宫系列"吗?确实,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的、祝勇撰写的关于故宫的著作,书架上都有,最厚的一本《故宫文物南迁》有755页。说句实话,他签赠我的"故宫系列"图书,我读都读不及,只觉得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而且,他以故宫文物南迁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国宝》也已杀青,前几天收到了出版社递来的《国宝》试读本,上下两册。如此多产,且每部都雄浑秀美,祝勇正处在才华喷发期!

不过,像其他一些作家一样,作品层出不穷,会形成一种自我遮蔽效应,人们会只记住其中最夺人耳目的,忽略掉其他其实也非常精彩的。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近十几年来,有的年轻人见到我,就会不由得说:"啊!讲《红楼梦》的那个老头儿!"其实我的写作是种小说、散文、建筑评论、《红楼梦》研究"四棵树",不愿意因研红的讲座书籍一度抢眼,而遮蔽住我的其他著述。同样,见祝勇名,便只呼出"故宫",也是片面的。

又刚收到辽海出版社2024年1月第一版的祝勇著述集五卷本,一书到手,我总要先观其装帧,啊呀,这五本书好漂亮!图文并茂,倒不算稀奇,难得的是图的版式,与文贴切互补,且大方雅致。安东·契诃夫说过:"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衣裳、面貌、心灵、思想。"书也是一样,应该一切都是美的:书衣、版式、内容、思想。这五卷分别是《月枕山河》(散文精选)、《历史的复活术》(创作谈)、《大家的大家》(访谈录)、《文学的故宫》(答问录)、《洞见故宫之美》(答问录续编)。这套书的外在视觉效果非常好,这五卷书汇合成了一个美丽的园林,是祝勇创造的又一大花园。我最近期间,会不时徜徉在这所或朗阔壮丽、或曲径通幽的园林中,获取充沛的审美愉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勇著述集五卷本》,

辽海出版社出版

我与祝勇交往有三十多年了,那时候我刚写过《五十自诫》,他才二十郎当岁。他那时就跟我说立志要创造出一种新散文来,不但要摆脱杨朔、秦牧那类模式,也要区别于沈从文汪曾祺那种格局。三十多年来,他身体力行,果然以丰富的著述,趟出了一条散文新路。正如他在这套书《总序》中所说:"我的笔下不只有故宫,还试图容纳一个更加深远广袤的世界,不只有天下运势、王朝兴废这些宏大主题,更含纳了小桥流水、紫陌红尘里的日常生活,以及蕴含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乡愁。"翻阅他的文章,确实,对世界、社会、历史、人生、人性,他有鸟瞰,也有仰望,有尽收眼底,也有蹲视细微;使用望远镜,也使用显微镜,更有天文望远镜的运用;他往前检索,也朝前瞻望,他运用摇拍,也注重特写,或花团锦簇,或黑白灰三色,该艳丽艳丽,该素淡素淡,浓妆素抹总相宜,鸟鸣总在耳东西。他探究兴亡规律,更探索人性奥秘。尚未将他的花园游遍,已觉馨香沁鼻,胸臆大畅,有浮一大白之快!

祝勇是安静的。祝勇也是寂寞的。他在《总序》中说:"倏忽间,人生已过大半,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已然是‘尘满面,鬓如霜’了。我没写下什么了不起的作品,只是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了写作。蓦然回首,我不知道算是成功还是失败。或许人生根本就没有什么成功与失败,只有选择的不同而已。人的一生不可能面面俱到,一种成功可能就意味着另一种失败,反过来,一种失败也暗藏着另一种成功。我选择了在写作中度过此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都无怨无悔。"这是富有诗意的顿悟。通透而澄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美国诗人朗费罗的一些诗句,但我实在不具备博学强记的能力,不可能凭记忆完整引出,这也是我在书房中阅读的习惯,就是正读一本书,忽然联想到另一本书,于是立即从书架上找出那本书,合璧阅读。我找出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杨德豫的译本,我根据脑海中浮现的断句,检索出这样一些诗句:"不要在哀伤的诗句里对我说,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比今天前进一步。/……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能够生活得高尚,/而当告别人世的时候,/留下脚印在时间的沙上;/……那末,让我们起来干吧,/对任何命运抱英雄气概;/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要学会劳动,学会等待。"(《人生礼赞》)"不屈不挠的意志的星,/从我的胸臆中上升,/清澈,雍容,沉默,/安详而又恬静。/……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在这样的世界里不能畏怯,/不久你就会知道:/受苦而又坚强,/那是何等高尚!"(《星光》)"我觉察出,/无端虚掷了多少时光;/美好的意愿如同一支箭/中途落下,或飞向一旁。/可是谁敢/用这种方法来衡量得失?/失败可能是变相的胜利;/最低潮就是最高潮的开始。"(《得失》)我又特别找到《乡下铁匠》:"额上淌的是老实人的汗水,/他取得能够得到的报偿,/他敢睁大眼睛来看全世界,/因为他不欠任何人的账。/……劳苦,——快乐,——悲伤,/他行进在人生的路上;/每个早晨看见他开始干活,/每个黄昏看见他收场;/有些工作起了头,有些干完了,/挣来一夜的酣畅……谢谢你,我可敬的朋友,/谢谢你的教益和榜样!/在人生的熊熊炉火里,/我们的命运也要经过锤炼;/在那轰鸣的大铁砧上,铸成了/火花四射的事业和思想。"

我从祝勇花园,又穿越到大约二百年前美国朗费罗的花园,这就是我的"在读"状况。我心中漾着甜蜜的波纹。在朗费罗之前,到朗费罗,到我,到祝勇,今后还会有更多的跟进者,作为一个"乡村铁匠",因爱好而写作,而孜孜不倦地营造出自己的文学花园,不问得失,不求闻达。又忽然想到《红楼梦》里曹雪芹为林黛玉造出的六字名句:"我是为我的心。"美好的一天,眼前有书,有古人、今人营造的文字园林,这徜徉的快乐,怎一个"爽"字了得!

2024年1月19日 绿叶居中

作者:刘心武

文:刘心武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