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场节目《龙腾四海逢盛世》。

383.63万人次线上观看!1月31日,“龙腾时代潮,共‘鄞’万象春”——2024全球鄞州人云春晚在鄞响、抖音、视频号、公众号等多家平台直播,观看人次刷新去年的178万人次,再次创造现象级效应。

一台晚会何以拥有如此大的观看流量?是怎样的热力,推动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天涯共此时”,在地球的不同角落,将目光聚焦同一方向?

关键词一:春晚

“春晚”这个词,对于国人蕴含着根深蒂固的“DNA”。起源于1979年、正式开办于1983年的央视春晚,就像家乡的美食抚慰游子的胃一样,每年除夕,成为全国人民过大年的标配。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不同年龄的人,央视春晚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和感受,春晚的陪伴,已成为中国年味的组成。

由此衍生而来的各地春晚、村晚、云春晚等,已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过年形式。被打上“春晚”标记的综艺演出,无论形式与内容如何,都与过年息息相关,都与热烈、喜庆、美好、祝福组装在一起。对春晚的期待与关注,本身就自带了流量

2024全球鄞州人云春晚,在去年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再度强势触达天南海北鄞州人的神经末梢,通过“在云端”的形式,鄞州总会场与十余个海外、异地商会、企业海外仓分会场等连线互动,打造天南海北盛大现场,传达新春到来的喜悦。

以“全球鄞州人”为定位标识的云春晚,数百万人快乐过大年,共享盛世,共叙乡情,共谋发展。

关键词二:乡情

如果春晚是过年的色彩与符号,那么全球鄞州人云春晚的情感内核则是“乡音、乡愁、乡情”。

无论你在哪里,对于天下鄞州人,走得再远,故乡不远。“鄞”字涵养了我们同一种气质,激励着我们同向去奋斗,始终是我们同心的纽带。

云春晚,是听乡音、解乡愁的良药,思乡之情获得慰藉;对家乡的热爱与共情,得到充分表达与彰显。

无论是来自中国澳门的杨宁和鄞州咸祥的“小友友”乐团去年一起演奏《绿叶对根的情谊》,还是今年作为节目串联形式的“祖孙俩”见识“鄞州海八鲜”、哼唱越剧;无论是鄞州非遗情景秀《传承》,还是情景朗诵《一封家书》里的无限牵挂与思念;无论是鄞州乡贤曹其东的钢琴旋律,还是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鄞籍青年与鄞州星光合唱团一起唱响《龙的传人》……云春晚是彰显天南海北鄞州人才艺、欢乐的舞台。

有一种深情,像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有一种深情,像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在乡情带动下,近年来,鄞州乡贤一次次踏上归程,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去年,鄞州发布宁波市首条乡贤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带后,乡贤团队的信息链、资源链、行动链迅速贯通到瞻岐、咸祥、塘溪等镇,推动9个乡贤联谊会及乡贤集聚的统战团体与示范带3镇10村建立结对关系,引进农业基地、文化旅游等10个“乡贤回农村”示范项目。

此外,院士陈剑平将“大学小镇”乡村振兴模式带到东吴镇;杭甬经促会鄞州分会会长张盛丰和团队协助引进多个项目,为打造“山海瞻岐微旅小镇”注入强劲动力;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教授周伟军掌管姜山镇油菜花田2200多亩,利用“花海”景观带火乡村旅游……

云春晚,汇聚乡情,激发更多乡贤助力家乡发展热情,情感共振,是激发流量的又一个密码。

关键词三:鄞州

云春晚,是全球鄞州人的春晚,也是讲述鄞州好故事的平台和载体。

两年的云春晚,呈现的是鄞州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发展变化、未来愿景。

鄞州,无论对于鄞州人还是鄞州之外的观众,都是一个刷出硬核存在感的地方。“鄞”这个很多外地人读不准的字,却有着低调、内敛的张力,以一张张优异的成绩单走在全国浙江省前列。

过去一年,天南海北鄞州人共促鄞州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3.3亿元,城乡居民收入总量保持宁波市第一,夺得省“一星平安金鼎”,连续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同时,鄞州区企业总数突破10万户,在浙江省各县(市、区)中,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第一。

云春晚,闪动着龙舟竞渡的鄞州人自古就有的精神气质,闪动着王应麟、沙孟海、马友友等一大批鄞籍名人的文化光辉,闪动着鄞州当下正在发生的惊艳蝶变与幸福画卷。

以文艺的形式讲述鄞州,以春晚的形式呈现鄞州,以鄞州自带的自信自强与硬核实力彰显地域魅力,撬动观众的激情与关注,是能量汇聚的流量,是精气神与辨识度刷出的爆款气质。

关键词四:文艺

如果不去谈文化心理基因,不去谈主题与情感,不去谈晚会之外的任何元素,那么,当我们回归云春晚本身,很大程度上,流量的引发,靠的是这台晚会本身的质量。

反过来说,从围观人次到好评如潮的反响,一系列外溢的价值与意义,其实就附着于整台春晚之上。

春晚的节目、编排、创意、氛围,就是确保流量重要的“皮”与“本”。

去年和今年,两台云春晚,主创人员精心策划,主办方及区级相关部门层层把关。就拿今年的云春晚来说,没有专门的主持人,以“祖孙俩”的情景剧表演串联,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也让观众有更多的代入感。

龙年即将到来,龙是整台晚会的主线,龙的形象,龙的精神,在晚会的很多细节中出现。如开场舞《龙腾四海逢盛世》中的甩龙、舞龙表演,讲到鄞州菜的时候提及“卷金龙”,云合唱《龙的传人》等节目,既紧扣主题,又引发共鸣。

不少节目是原创节目,如快板新说唱《鄞州青年说》、情景剧《你好,鄞州》、情景朗诵《归来》、歌舞《三字经说》等,有的选用鄞州当下的变迁与新闻事件进行创作,有的挖掘历史人文底蕴,融入当代的元素,有的讲述全球鄞州人同舟共济、携手前行的大爱情怀。

高尚精神塑造人,优秀作品鼓舞人。一台充满创意与情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艺演出,也是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吸粉绝招。

关键词五:传播

在全民皆媒、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抓取眼球,吸引关注,靠的不仅是内容,还有平台和传播手段。

此次云春晚观看人次创新高,离不开此前一波波预热和推广。在主要传播媒体——鄞响客户端上,连续多日,开机页都是云春晚的预热海报。

这些海报经过精心设计:“让爱出发,过年让想念变相见”“一碗雪菜年糕汤,是他乡难解的乡愁”“一曲马灯调是梦中萦绕的童谣”“一段老弄堂是儿时常走的回家路”……图文相得益彰,弥漫浓浓乡情与年味,令人油然而生神往之情。

同时,提前4天发布预热视频推文,成为刷屏热帖;提前一天发布的剧透视频,更是吊足大家胃口。

在鄞响、抖音、视频号、公众号等多家媒体平台上直播,在直播评论区热烈互动,在朋友圈广发转发刷屏,云春晚的话题度,不断升温。

直播结束,《一封家书》《龙的传人》等晚会中的精彩片段,迅速成为刷屏爆款,带给网友一波又一波温暖的冲击。

可以说,一台引发热度的云春晚,也是融媒时代一个成功的传播案例。

(来源:鄞州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