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AAAA级景区里的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校2024年专升本招生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学校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学成本等情况确定收费标准。退费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相关规定执行。我校2024年专升本新生学费执行2024级普通本科新生收费标准(普通本科学费每学年23800元,艺术类本科学费每学年27600元)。

学校概况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综合性全日制本科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学校设威海和济南两个校区,主校区坐落在威海市国家4A级旅游度假区乳山银滩,背依多福山,面朝大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校区占地总面积311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85.8万平方米(含在建工程6.5万平方米)。设有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国际商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城市学院、医护学院、传媒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武术学院、思政部、体育部等16个教学单位。开设67个本、专科专业,形成了文学、经济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美的校园环境

◆威海校区位于国家AAAA级风景区——乳山银滩,2003年威海市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这里风光秀美,依山傍海,四季分明,负氧离子含量极为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称。学校环境优美,校园绿化面积人均近100平米,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在蓝天、碧海和银色沙滩的映衬下,既高雅壮观又宁静和谐,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场所。

◆济南校区位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美誉的山东省省会——泉城济南,这里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置身于大都市更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善的基础设施

◆学校注重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建有应用外国语实训中心、国际商务实验实训中心、现代服务管理实训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信息技术实训中心、虚拟仿真教学中心、城市工程实训中心、健康护理实训中心等12个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227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2亿元,整体装备条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建有21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是省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设单位。国际卫星电视播控中心可覆盖全校同时播放11个语种的教学节目,安全监控中心通过2000多个信息点实现校园无死角监控。建有302个多媒体、E化互动智慧教室,智能教学条件较为完善。图书馆建筑总面积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总量443.4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91.4万册,电子版图书152万册),中外文报刊1000余种,重要的电子数据库33种。建有完善的图书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具有丰富的网上资源。建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3个、球类运动场48个,体育馆、健身中心等各种体育设施十分完善,可承担相关项目的国家级比赛。学生餐厅、学生公寓和留学生公寓等生活配套设施达到较高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书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育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餐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健身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徜徉书林、浏览报刊;可以参加摄影、书法、演讲、歌咏、舞蹈、辩论、球类等各类比赛活动;可以参加外语协会、小语种社团、口语角、文学社、书画社、话剧团、记者团、大学生艺术团等各类学生社团;可以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创业协会等各类协会,来加强锻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学科研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现有专任教师1586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和其他高级职称的604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1070人,具有双师型资格的专业课教师807人,业界兼课导师395人。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5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聘任外交部原驻外大使12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专业教指委委员4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7人,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10人,“山东省首席技师”“齐鲁工匠”等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8人,还有一批相对稳定的外籍专家驻校任教。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积极搭建各种科研和技术创新平台。建有5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智能多语种人机交互新技术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数字化新技术研发中心、现代服务业数智新技术研发中心、电子商务与技术研发中心、人智交互新技术研发中心);外事研究院获批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学校还建有人工智能研究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碳中各研究院、数字友好城市研究院、艺术研究院、亚太武搏研究院、国学研究所、外语翻译研究中心、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君子文化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牡蛎研发中心、中国先秦史学会孙子兵法研究院、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高等教育研究院先后在学校落地。近年来,学校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64项,市厅级课题176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664篇,出版学术专著118部,取得专利授权70项,获得省市级优秀科研成果奖68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校企联合 保障就业

◆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供不应求。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近6万人,他们当中既有在国家党政机关服务的优秀公务员,也有身价过亿的企业界领袖;既有像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第27任“雷锋班”班长牟振华一样的英雄卫士,也有像“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常彦磊一样的青年创业带头人。他们正在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2023年首届本科毕业生中有160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25人被“985”“211”等“双一流”录取,12人被海外知名大学录取。

◆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设立了外语培训中心、译林翻译公司,为社会提供多语种、多层次外语培训和翻译工作。近年来,校企已与地方政府及200余家企业开展了深入的战略合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集团、山东开创集团、苏宁云商集团、中国平安等知名企业均在学校建有校内实训中心。其中,京东校园实训中心被授予“全国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互联网+双创实训基地”荣誉称号。学校还与中国商业联合会易货贸易分会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易货贸易产业学院,是全国易货贸易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与华为集团、济南博赛集团合作成立了信息技术产业学院,为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作为山东省外包培训机构和中国服务外包校企联盟高校理事单位,学校每年面向社会各界开展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培训3.2万人次。在第二届“中国服务外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教育机构评选”中,学校荣获“最具成长力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对外合作伙伴涉及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韩国、日本、泰国及台湾地区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合作项目包括专升本、专升硕、本硕连读、交换生、短期研修等众多形式。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实习与就业项目,为学生努力搭建赴新加坡、迪拜、美国、韩国、日本等高端就业项目及香港五百强企业实习、互惠生、带薪实习、邮轮等多个实习项目的平台。近年来,选送2000余名学生出国留学或海外就业,国际化办学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湖西大学来我校访问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西兰怀卡托国立理工大学来我校交流

◆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各种学术、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各类奖励752项,其中国家级奖104项。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6.5%以上。由于管理规范、办学成绩突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诚信示范院校”“最受欢迎的本科院校”“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5A级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校长孙承武教授荣获国家“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NTEGRATION OF EAST AND WEST

COMBINATION OF KNOWING AND DOING

中西合璧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