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论语·宪问》篇章中,有一段引人深思的关于“以德报怨”的记载。孔子曾被问及:“以德报怨何如?”他回答道:“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个古老的智慧至今仍在我们生活中闪烁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日本政府宣布,日本自卫队和美军在联合指挥所演习中首次将中国列为“假想敌”,演习设想台湾地区出现“紧急情况”,这一举动预计持续到2月8日。日本共同社指出,这一行动正值台海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日益加剧之际。对此,中方已发出警告,要求日方深刻反省历史。

另一方面,中国公布的空间站宇航员名单中,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联合国\中国围绕中国空间站应用开发空间站科学实验”第一批入选项目清单上,赫然出现“日本东京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联合申请的科研项目。

据了解,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中,中国空间站允许17个国家进入,这17个国家分别是: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印度、墨西哥、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秘鲁、肯尼亚、日本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并未在这个名单中(理由申报项目“过于落后”)。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为何中国空间站会批准日本加入?

批准日本加入中国空间站项目,到底是什么项目?

批准日本加入中国空间站项目,到底是什么项目?

中国空间站首批公开国际合作项目已批准,共包含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天文等9个领域,代表了不同科研领域和技术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清华大学与日本东京大学的联合项目,受涡流与声波影响的火焰不稳定性研究,是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燃烧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该项目旨在利用中国空间站提供的长期无重力环境,深入探究火焰的不稳定性。这一研究不仅对飞机和火箭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太空中的防火安全,显示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项目是中国空间站在燃烧领域的首个国际合作项目,由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教授于溯源担任项目协调员,助理教授刘有晟也是团队的核心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团队将结合各自在燃烧器设计、光学诊断和燃烧理论方面的丰富经验,共同设计空间实验。团队希望通过消除浮力驱动的不稳定性,推动燃烧科学的发展。

自2014年起,中国“天宫”空间站的“梦天实验舱”中的燃烧科学实验柜便开始立项研发。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在2022年10月31日成功发射升空。

由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和燃烧能源中心团队负责的气体实验插件已安装于实验系统的燃烧室中,预计该插件每年可进行多达60次的试验,使用期限长达3到5年。目前,已为受涡流与声波影响的火焰不稳定性研究项目规划了所需的实验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合作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燃烧领域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并促进国家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此次合作不仅展示了中国空间站的开放性和国际合作精神,也标志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全球影响力日益增强。

日本宇航员进入中国空间站,难道不怕泄密吗?

日本作为国际空间站的一员,虽然已经有丰富的太空工作经历,但是日本宇航员要想进入中国空间站还是需要严格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需要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接受专业的保密培训和教育,了解保密法规和规章制度,若有违反宇航员所属国将接受相关的违约责任。

第二、入围国家的宇航员还应该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管理规定,确保空间站的安全运行。这样可以强化对空间站的人员管理,确保只有合适的人员才能参与空间站的运行和管理。

第三、空间站个系统权限设定,根据各个国家项目的需要,每个宇航员的权限都需要经过中国空间站授权方可使用,未经授权是无权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总结

中国空间站对外开放,彰显了国际合作的胸怀,与美国当年对中国的无理要求形成鲜明对比。至于日本的加入,相信相关部门也是通过大量专家教授的研判后,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的,希望合作取长补短,促进中国航天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