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本文信息来源:整理自江门日报、相约新会等

近日,世界首台适应台风海况的无人海浪能发电船、中国首台超100千瓦的气动式海浪能发电装置“华清号”在古井镇广东民华船艇科技有限公司码头成功下水,这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清号”建设情况

“华清号”气动式海浪能发电装置由清华大学海洋波浪能利用技术首席科学家张永良教授牵头组成的团队研发,经过公开招投标,由新会造船企业广东民华船艇科技有限公司承建。从2023年1月至今,历时1年成功建造并下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历经20年潜心研究和数万次应用验证,突破了波浪能发电领域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气动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高效、可靠运行,使海洋能资源的产业化、规模化开发利用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开启了清洁能源开发史新纪元。

“华清号”特点

“华清号”的特点在于安全可靠、宽频高效、布设简便、易于维护、性价比高,在12级台风期间仍能可靠发电,预期发电成本可降低至0.2元/千瓦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项技术成果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按照国家技术成熟度评价标准评价已达到8级(最高9级),基本具备了产品产业化条件。

“华清号”气动式海浪能发电装置,交叉融通了海洋动力、能动工程、电机工程、智能控制、监控量测、机械制造等学科,获得授权专利18项,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可解决深远海能源供给难题。

“华清号”这一海洋能源领域的创新研发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海洋能源利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对建设海洋强国,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和海洋经济发展壮大,具有里程碑意义。

气动式波浪能发电装备可替代远海岛礁、海上平台、深海养殖等海洋装备的柴油远运;可充当海上充电桩或充电站,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电力保障,对于推进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增强能源安全、改善能源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波浪能是人类社会至今尚未具备商业化开发能力的品位最高、分布最广的海洋可再生清洁能源,其能量密度分别是风能和太阳能的5倍和20倍,年发电时间高于风能和太阳能,且蕴藏量非常丰富,高达70亿千瓦。

用海洋波浪能发电是我国继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后,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开启的一条全新赛道,仅发电一项市场规模就达数万亿元,可拉动的经济效益高达几十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