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一位名叫杨登瀛的国民党特务被公开审问,法院认为他属于乱党人员,决定重判。可让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要求和陈赓通话求证身份。

虽然法院方面对杨登瀛的一面之词有着颇多疑问,但为了防止自己真的出现什么冤假错案,法院还是谨慎求证了一番,自此,杨登瀛双面间谍的身份也算澄清,最后被无罪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得知杨登瀛还活着的陈赓和周总理都十分高兴,因为杨登瀛也属于革命早期的战士,从1927年就参与了革命工作,陪伴着中国一步步发展历程。

这样的一位老革命,竟然沦落到上法庭对峙的地步,属实让人疑惑:法院为什么会判断杨登瀛属于乱党人员,又为何对他的解释产生颇多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面间谍

实际上,这还得从杨登瀛的成长经历说起,我国在建设早期阶段,先进青年群体当中涌现出一股留学风潮,国家鼓励青年人走向世界,去外面学习更加先进的知识。

当时的中央团体也有不少赶赴欧洲学习,创立了革命支部,而杨登瀛就不太一样了,他虽然学业十分出色,但最终选择留学的地点是日本。

自早稻田大学毕业的他,对日本的风俗习惯乃至经济政策都十分了解,而且由于国外学习语言方面存在难处,他专门锻炼了自己的口语交流,学会了日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杨登瀛相当于一个文艺青年,他本身并没有多么远大的理想,学习了经济领域的知识后回到上海加入了商行,做着一些文员的工作。

以当时的文化背景来说,名牌大学加上留学标签,杨登瀛的日子过得非常好,平常还经常在空闲时期凭借日语技能翻译一些稿子赚外快。

直到1924年情况才算有了变化。杨登瀛作为知识分子,本身还跟媒体行业分不开,所以对国内思想浪潮的接触是非常快的,这也是他加入国民党的契机。

加入到国民党后,他跟随一些前辈参加了五四运动,结识了翟秋白等进步人士,获得一定声名后,他开始在公共场合以国民党左派身份亮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真正让杨登瀛一路扶摇直上的还是他的老乡杨剑虹,作为洋务公会的负责人,杨剑虹的手里有很多人脉,由于杨登瀛老乡的身份,杨剑虹对他颇有照顾。

这样一来一去,杨登瀛就搭上了更高水平的线,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站得高看得远,来到高位的杨登瀛立刻就认识到蒋介石压迫民众的本质。

而在他因为发表不满被捕入狱后,心中对国民党的期望也下降不少,就在这时,陈赓负责组建的情报科联系了他,杨登瀛心中对国民党的不满有了宣泄口,自然答应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杨登瀛站稳脚跟,陈赓还专门拿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报告知杨登瀛,让他获取了更多信任,并且抹消了此前的入狱风波。

杨登瀛对陈赓的信任非常感动,时常会将一些隐秘消息传递出来,这也让国民党机构误以为上海共产党机关已经被清理大半,但事实却完全相反。

特别是在杨剑虹下台后,杨登瀛接替了他的位置,在上海已经成为了国民党的指挥员,在杨登瀛的掩护下,国民党的工作开展会取得多大的成果。

不过,杨登瀛的双面间谍之旅也不是只有成果,惊险的情况同样不在少数,如果不是杨登瀛随机应变,或许牺牲的革命战士数量会多出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救革命战士

虽然有杨登瀛作为内应,但以上海的势力分布来说,英租界和日本人也会对局势造成很大的干扰,他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本身境况就十分危险。

1930年,共产党人士黄第洪私下联系国民党特务,表示自己知道周恩来的动向,希望用这个消息当投名状换取信任,蒋介石大喜过望,让陈立夫安排人负责这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陈立夫作为国民党的秘书长,蒋介石直接把这件事交给他,可想而知对周总理的重视程度,由于陈立夫跟杨剑虹是朋友,所以一下子就想到了杨剑虹推荐的杨登瀛。

所以他就联系了杨登瀛处理这件事,而杨登瀛听到国民党有对周总理的针对计划,心里瞬间重视起来。在得知具体情况后,他很快意识到是党内的叛徒出卖了消息。

为了避免出现什么误会,杨登瀛先凭借自己上海特派员的身份私下接触了黄第洪,而黄第洪对真实情况完全不了解,还以为自己一封信就把国民党特派员叫过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黄第洪认为自己会受到重用,面对杨登瀛的询问知无不言,这时杨登瀛才明白了黄第洪的想法。

一些革命老前辈不去多谈,但是一些革命队伍的新生力量,心志上存在一定的薄弱点,在如此危险的境况下,一些人的决心难免出现动摇的趋势。

本来黄第洪也没有想着叛变,结果组织上给他的安排是江西苏区,黄第洪认为自己这样的黄埔毕业人员属于高端人才,这样安排就相当于流放,所以心里十分生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组织上对他非常重视,希望他能够实地考察,拓宽事业,践行和人民站在一起的理念,而不是他所想的什么打压,不过现在再说这些已经太晚了。

黄第洪这样能够因为待遇而不是理念直接选择出卖党派的人让杨登瀛感到不齿,于是随意敷衍了他几句后就立刻回到了家中联系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方便沟通,陈赓专门派了人过来负责这件事,也幸好如此,才让针对周总理的阴谋提前被中央获知,了解到这样的消息,周总理也是十分心痛。

因为对比来说,黄埔军校毕业的学员,大多还是属于国民党将领,而每一期学员,都意味着军事人才和职业技能上面的领先优势,黄第洪作为一期学员,可谓是当之无愧的老人。

对黄第洪背叛这件事,周总理沉默良久,最后只得无奈将其处决,而随着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国民党也发现了其中端倪, 开始产生一些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遗憾

1931年,共产党顾顺章被捕后叛变,将杨登瀛供了出来,虽然作为情报人员的杨登瀛表面上一副愤慨的模样表示这是污蔑,但国民党仍旧是将信将疑。

最后,由于顾顺章拿不出来切实证据,国民党也不可能平白无故杀死上海特派员。在关押杨登瀛半年后还是将他释放了出来,不过这时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

经过这件事后,杨登瀛不再受到国民党重视,上面只是给他安排了个闲职,相当于冷处理,自此,杨登瀛再也接触不到什么机密文件,且被国民党严密监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解放战争爆发后,杨登瀛也被限制在南京城内无法自由出入。后来,共产党解放南京城,长久以来的监视生活宣告结束,但他又被当地民众误会,押到了法院进行宣判。

万幸最后陈赓站了出来帮忙作证,指明了杨登瀛的贡献,让南京人民法院对他从轻处理,自此,杨登瀛才算是过上了几年的平稳生活。

特别是陈赓在得知杨登瀛还活着的时候,立刻表达了关切,还送了他一身衣服。误会解除后,当地的军区将他视为老前辈,对他颇为照顾,这让杨登瀛一家的生活好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先他们一家8口人,由于身份原因没有人愿意雇佣他们或者提供帮助,再加上他自己又因为在南京被国民党监视的精神压力太大,得了一场大病,经济条件属实堪忧。

这也是杨登瀛联系陈赓的第二个原因,如果不是实在生活不下去,他还是不想麻烦成这个老朋友的,接到回信后的杨登瀛心神振奋,表示自己没有信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得知消息后,也是安排人帮助杨登瀛一家找了职位,从北京回来后,他们一家算是走入了正轨,在温饱方面没有了什么困难。

但杨登瀛却没能就此安享晚年,1967年,杨登瀛被二次逮捕关押。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杨登瀛虽然饱受折磨,但他作为老革命家,心中有自己的底线和坚持,而他叛变国民党是因为蒋介石和民众离心离德,至于污蔑,他还是不屑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杨登瀛去世。

这些特务人员在革命时期都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依照当时的文化背景,其实很多谍报工作者都被掩盖在了历史的沙尘中。所以,现在的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为国家发展牺牲的先辈们。

参考文献:

1.中共特工史上第一个双重间谍,51年临刑前,才说陈赓周总理知道我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6320149

2.1951年,特务杨登瀛在南京被捕,判刑后:周恩来可以证明我的身份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P84MIOD0553THQX.html

3.1951年中统特务杨登瀛被捕,陈赓为何下令:他是功臣,快释放?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48599861819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