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信达(1359.HK)、中国华融(2799.HK)、海德股份(000567.SZ)等

——不良资产管理产业链区域热力图:山东省分布最为集中

在企查猫上搜索经营范围、企业名称中含有“不良资产”关键字的公司,截至2023年9月25日,存续、在业的不良资产相关公司共有6280家。其中,山东省不良资产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达到了2010家,其次为广西,数量达到1140家。多数省份不良资产相关公司数量在数十家至五百家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良贷款率分布热力图:海南省不良率最高

从各省市不良率来看,2022年,我国不良贷款率最高的地区为海南,其不良贷款率达到5.39%,其次为甘肃,不良贷款率达到4.50%。浙江不良贷款率最少,仅为0.63%。从总体的区域分布来看,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不良率相对较高,而南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不良率相对较低。不良贷款的产生和经济发展的进度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经济越发达,不良贷款率越低,反之,不良贷款率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良资产管理项目平均投资金额波动变化

从不良资产处置投资项目的平均投资金额来看,2000年至2018年,项目平均投资金额持续增长,2018年项目平均投资金额达到最高,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金额为4.61亿元/起,2019年、2020年连续大幅下滑,到2021年、2022年,项目平均投资金额有所回升,截至2022年,不良资产处置项目平均投资金额为3.00亿元/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良资产管理投资集中在不良资产综合管理平台

2018年至2023年,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初创公司主要集中在不良资产综合管理平台方面,而通过多家科技公司的成立,可以看出,近年来,科技在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中的重要性持续凸显。2018年至2023年,我国不良资产管理领域投资项目汇总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市场集中度

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大部分市场份额为国内五大AMC公司占据。其中,中国华融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中国华融、中国信达两家公司市场份额占比合计超过50%。五家AMC公司市场分合计占比达到95.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总体来看,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现有竞争者竞争强度较大,头部公司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尾部的民营AMC、非持牌机构能分到的业务体量较少。上游议价能力方面,由于不良资产本身对银行的流动性会造成负面影响,银行为了尽快脱手,并无较大的议价能力,通常这些不良资产包会出现4成以上的折价空间。在下游议价能力方面,私募、对冲基金、产业投资等投资机构通常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入手,其议价能力一般,定价权主要还是要靠市场供需来决定。潜在进入者方面,不良资产处置属于对资金要求较高的行业,资金投入到回报的周期较长,有较大的资金门槛,但行业的高利润仍然会吸引潜在竞争者进入该行业。替代品方面,截至2023年,市面上暂无能与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形成相互替代的业务模式,替代品风险较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 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