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环球网

近年来,我国奶业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产量、质量、装备水平等各项指标稳步提升,但我国奶业仍需激发产业加速升级的新动能,提升全球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当前,我国正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以伊利为代表的龙头乳企正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解决全产业链技术瓶颈,推动“数智化”升级,不断增强中国奶业的核心竞争力。在2023年的伊利领导力峰会上,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表示:“我们也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跃迁新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持续推动全产业链的数智融合和绿色发展,加快形成‘奶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奶业走向更创新、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既是现实所需,更是未来所向。”

伊利正加快形成“奶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奶业走向更创新、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实现中国奶业向“新跃迁”的升级。

坚持全链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伊利股份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创新成果转化提速,上市多款健康新品,收获市场积极反馈,公司营收、净利也再创历史新高,2023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达974.04亿元,净利润实现16.36%的增长,核心经营能力持续提升。

成绩单背后,离不开伊利集团将创新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的积淀。多年来,伊利集团陆续在欧洲、大洋洲、东南亚等地打造了15个创新中心。依托全球领先的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形成“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创新链路,解决全产业链技术瓶颈,加速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增强中国奶业的核心竞争力。

伊利已经建成世界领先的奶牛核心育种场,成功培育出国内排名第一的种公牛,创造中国种牛在国际舞台上的历史性突破,并有包括冠军种公牛在内的5头种公牛进入中国排名前十强。同时,伊利在国内率先开发的裹包青贮技术,使2023年头茬苜蓿指标全部达到优级及以上,达到美国苜蓿草顶级水平。伊利培育优质、高产、高转化率的牧草品种,带动全国420多万亩饲草种植,为奶牛养殖提供优质饲草保障。

在产品研发领域,伊利科研团队解决了乳糖不耐受人群无法饮用牛奶的全球性难题,让更多消费者能品味健康产品;推出全国首款控糖牛奶,可抑制糖分分解,平稳餐后血糖。

通过16载的研究积累,攻坚实现全球首创的乳铁蛋白定向提取保护技术,将常温纯牛奶乳铁蛋白保留率由10%提高到超90%;同时,伊利还利用自己的平台设计合适的生产设备,解决了工业化生产的难题。突破推出的“金典活性乳铁蛋白有机牛奶”,不仅更好地为消费者身体提供保护力,大大降低了消费者摄取乳铁蛋白的成本,也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伊利在新西兰的乳铁蛋白工厂已于2023年开工,建成投产后,将推动伊利跻身乳铁蛋白产能全球前三。

2023年推出的安慕希AMX益生菌酸奶新品,也是基于伊利在“室温下储存、饮用活性益生菌酸奶”这个技术性难题上的突破。伊利独创ADI无菌后添加专利技术,攻克益生菌在常温环境下失活的技术壁垒,常温下也能在每包中添加10亿CFU全球知名LGG活性益生菌,最大程度保证菌种活性。作为行业首款常温活性益生菌酸奶,凭借“温和、不刺激肠胃、减蔗糖”的优势,安慕希AMX益生菌酸奶有望开辟酸奶市场新蓝海。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伊利全球专利申请总数、发明申请总量位居全球乳业第二名,成为引领奶业振兴的创新高地。

紧抓发展机遇,促进数智升级,分享数智化发展成果

全链数智化,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也是伊利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的生动写照。在2023年8月5日举行的世界奶业大会上,潘刚就曾表示,伊利持续关注前沿技术,不断提升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数字新技术与产业链核心业务的增值融合,优化奶业发展路径。

伊利在业内率先启动数字化战略,将数字化能力嵌入到上游的牧场管理,中游的生产,以及下游的物流和营销等各个环节,率先完成了跨越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链数字化布局,从而打造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奶业产业链。

上游:数字化实现牧场的智能精益管理。

在上游,伊利建设了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低碳环保技术最先进的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在这里,用数字化智慧管理覆盖了奶牛的“衣食住行”。牧场中,全智能无人挤奶机器人、饲喂机器人、推料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各司其职,其中智能自动饲喂系统可以精准控制饲料的添加量,精准度能够达到98%,并且能够实现全程可追溯,保障原奶品质;另外,奶牛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通过智能系统,牛舍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可以实现自动调节,不仅极大提高了牧场的运营效率,也提高了奶牛生活的幸福指数。

伊利还开发了“伊利智慧牧场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3.0”,并向合作牧场免费开放。这是以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各领域专家团队为基础,整合国内、外产业链专家资源共同参与研究开发,模拟专家技术、理念思维构建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其构建了过程直观、醒目的视窗面板,配备自动预警提示,对提升、异常、改善事件及时自动预警,实现了为每一座牧场随时提供行业领先专家“会诊”,相当于为每座牧场安装了一个奶牛养殖专家组“大脑”。牧场工作人员,只需要看一看手机软件就能实时掌握每一头奶牛的动态。

中游:数字化帮助工厂大幅提升生产效益。

在中游,打造智能工厂,全程无人化、过程透明化、生产高效化、信息可塑化…通过数智化赋能,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效益。

在伊利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码垛机械手臂灵活旋转、AGV无人驾驶小车智能躲避障碍物流畅穿行,全球一流仓储系统智能管理……目前,该基地日处理原奶可达到6500吨,有着全球速度最快、每小时灌装40000包的生产线,每天生产的牛奶可充足保障千万级人口城市的日饮奶需求。还有伊利奶粉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年产能6万吨,是目前全球产能领先、技术一流、数智化程度先进的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基地。

“数智化”技术的应用正在大力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推动全产业链数智化转型以来,伊利端到端的产品创新周期缩短20%,间接采购效率提升40%,采购成本对比市场下降10%,整体采购成本对比行业市场一直保持5%到7%左右的优势。

下游:数字化赋能市场洞察消费者内心。

在下游,伊利推动“全域、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消费者数智化运营。目前,伊利搭建了覆盖400多个数据源的大数据雷达,开发了智能洞察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消费者洞察方式,平均用3.5天就可以完成市场洞察,让伊利成为消费者的“知心人”,消费者有所心动,伊利就有所行动,不断打造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的健康产品;还能实现与1.5亿消费者在线协同共创新品。在强化全渠道精细化管理方面,伊利通过数智化应用提高渠道运营效率,促进业务持续增长。伊利还在行业内率先推进AIGC技术的产业应用,于2023年3月正式发布了全球乳业第一款数字化产品YILI-GPT,通过机器学习、运筹优化、智能交互等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消费体验。2023年5月,伊利还采用先进的AI技术,打造了业内首个超写实数字人“金婰”,实现了业内首次超写实数字人直播,提升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

培养产业人才,激发内生活力,夯实高质量人才根基

一直以来,伊利将“尊重”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之一,注重人才在伊利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尊重、理解、信任和关爱每一位价值创造者。与此同时,伊利还持续完善员工保障体系,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在伊利40多项福利待遇中,非法定福利项目占85%,成为伊利人长长的“幸福清单”。

通过差异化构筑成长体系,为员工铺就清晰发展道路。多年来伊利致力于打造可持续的员工职业发展平台,精准引导人才发展。2006年,伊利成立伊利商学院。如今,在伊利的全球人才发展中心,设立有“领导力发展中心”“专业力发展中心”和“数字化学习中心”三大机构,围绕“知识、人才、产业链”三个增值,帮助员工提升职业技能,促进卓越价值创造。截至2022年底,员工接受各类培训学习累计达384万多次。

在面对奶业全链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专业管理人才相对比较匮乏时,伊利洞察行业发展需求,成立“牧场合作伙伴发展学院”“供应商发展学院”和“经销商发展学院”,发挥人才培养优势,灌溉奶业振兴沃土,带动产业链伙伴共生共赢。并通过奶牛科学研究院构建了“产学研”综合赋能平台,通过全球资源调动、提炼行业先进管理理念,陆续给养殖户开办“牛二代”牧业精英实操训练营、“牧场繁育专班”“牧场保健专班”“牧场营养专班”等管理专项培训项目。截至目前,伊利已累计为行业培养“牛二代”661人,培训牧业精英学员3302人,累计培训覆盖人数超38万人次。

推进绿色转型,构建零碳产业链,筑牢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从饲草种植到终端销售,奶业各环节都会涉及碳排放,所以要想实现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对整个行业来说挑战巨大。伊利以龙头担当,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在产业上游,伊利初步突破了降低奶牛碳排放量的育种基因编辑技术,这项技术为未来培育低碳核心牛群奠定了基础;还通过提高奶牛饲料转化率,降低奶牛打嗝产生的甲烷排放,实现源头减碳。同时,伊利推行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种养一体化”生态农业模式,让饲料种植和奶牛养殖紧密衔接,针对性提升草场碳汇功能。同时,伊利还推进多家牧场的光伏项目建设,实现“棚顶光伏、棚内养牛”,建成后将解决牧场40%的用电量,打造低碳牧场。

在生产环节,作为行业内第一家发布双碳目标及路线图的企业,伊利是行业内首个具有自主碳盘查能力的企业;中国食品行业首个“零碳工厂”,业内首款“零碳牛奶”“零碳奶粉”“零碳酸奶”“零碳冰淇淋”等也在伊利诞生;伊利31家分子公司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总数位居行业第一,五大系列产品碳足迹核算的覆盖率100%;还升级纸箱配材及工艺、优化塑料包装结构,实现包装轻量化、降低碳排放。

目前,伊利创新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模式,积极构建“零碳产业链”,致力于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并携手全球奶业合作伙伴,筑牢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聚焦行业共赢,推动利益联结,创造全产业链协同价值

奶业的健康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需要产业链全链在生物育种、饲草料种植、奶牛养殖、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协同合作,增强奶业优质种源优势,提高优质饲草供应,建设高标准高品质奶源基地;需要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聚焦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加快技术升级、工艺革新,最大化地创造全产业链协同价值

“厚度优于速度、行业繁荣胜于个体辉煌、社会价值大于商业财富”。多年以来,伊利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建立大型乳业产业集群项目,并在其他省份新增产业投资,不断构建和完善产业链功能,实现产业集聚效能。伊利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管理、资金等优势,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与农牧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通过产业链赋能和乡村人才培养带领农牧民共同增收致富,截至2023年10月底,伊利为12000多户产业链合作伙伴提供了金融扶持,累计融资金额超1400亿元。

从草原出发到享誉国际,伊利已经成为中国乳业一张闪亮名片,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助推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自1996年上市以来,累计纳税额超602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数十个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为社会创造数百万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