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中央汇金公告,充分认可当前A股市场配置价值,已于近日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事实上,2月5日下午便有增量资金流向中小盘。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收盘,中证500、中证1000规模较大的2只ETF合计成交额近250亿,具体来看,中证500ETF成交额为160.81亿元,为前一个交易日的近9倍,并创下自2013年2月成立以来的单日成交额新高;对比上周的情况来看,1月29日至2月2日,南方中证500ETF的日均成交额仅有14.14亿元,2月5日该ETF的成交额增长超10倍。

中证1000ETF成交额达到87亿,为前一个交易日的7.7倍。创下各自单日成交额的历史新高,上周其日均成交额为8.19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今天市场走势与以往明显不同,两创、中小盘涨幅明显,或与国家队入场有关,说明稳定市场的重心可能已经转向了中小盘股。

据悉,2023年全年小微盘股股价表现优异,如万得微盘股指数上涨49.88%,中证2000指数上涨5.57%,跑赢大多数重要宽基指数。据招商证券统计,相对于2022年,2023年主动量化基金整体规模大幅增加,从650.52亿元增加至1028.1亿元。主动量化基金亦是2023年主动权益基金中为数不多规模实现增长的类型。

今年以来,中小盘股,尤其是小微盘股陷入持续调整。如2月5日,万得微盘股一度超跌14%,单日跌幅达到13.7%;中证2000指数日内最大跌幅10.79%,以9.49%的跌幅收盘。

拉长时间看,今年一月份,小盘股的中证2000指数,1月份跌幅高达20.97%,创出8年最大月跌幅,也是1月份规模指数中跌幅最大的指数。跌幅第二的中证1000指数1月份下跌18.72%。代表中盘股的中证500指数1月份跌幅为13.49%。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近期市场赚钱效应与风险偏好再度转差,在多重压力下,小盘股大幅下跌。前期,大量资金流入沪深300ETF等宽基ETF,以沪深300ETF为代表的大盘价值风格比较抗跌,但中小盘、双创风格的负反馈依然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微盘大跌下,量化私募也迎来了较大回撤,最新数据显示,天演、明汯、灵均、稳博等多家量化私募旗下个别产品出现单周超过15%的回撤。重仓小微盘股的元顺安元启基金近一周跌幅也高达11.7%,今年业绩跌幅扩大到13.85%,同时创下成立以来最大回撤。

而据数据统计,今年已有数十只量化基金年内业绩亏损幅度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