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郭晓龙
2月5日,59岁的冯吉祥早早地起了床,今天,他要在哈尔滨开往武昌的T184次列车上担当乘务,老伴也帮他收拾出乘的家当。
“这饭盒不用带了,现在餐车啥菜都有,护腰也用不上了,现在都是空调车,不用烧煤。”老冯边从背包里往外掏,一边唠叨。
冯吉祥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棵树车辆段乘务员,拎着检点锤,给列车看病看了30多年。
在铁路,老冯的工作叫列检,他这个岁数,叫“老列检”。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沿海发达地区吸引着万千追求梦想的人们奔赴山海。每到春运,在沿海城市辛苦了一年的人纷纷踏上归程,春节过后,又再次南下,铁路客流空前高升,春运一词也油然而生,36岁的老冯,就是铁路检车员。
为缓解南方地区春运期间运输压力,1997年,原哈尔滨铁路局开出第一趟春运支南临客。到2020年春运,最后一趟支南临客安全返回。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已经连续23年在春运期间向南方地区派出支南临客。
23年来,冯吉祥参与了两次支南任务,“那时候车体破旧,车上人挤人。”回忆起担当首趟支南临客任务,冯吉祥记忆犹新。
那时候,车上大多是外出务工人员,大包小裹、拖家带口。他们用红色塑料桶带足在车上几天吃的饭菜,头一天的“百家饭”各有各的香,第二天,就“馊”了。列车上5元一碗的方便面,根本舍不得买。
支援南方春运的列车都是旧型车体,跑一个来回,车辆乘务员基本不着消停。当时车上的配件极易损坏,旅客想尽办法找到容身之处,洗面池压碎了,镜子挤碎了,茶桌压变形了,都是常有的事。这些小设备都需要及时检修,以免给旅客带来伤害。
冯吉祥第一次参加支南时,支南临客清一色全部都是22B型客车。列车出发前,刚点燃锅炉、茶炉炉膛里的煤炭时,车厢里常常弥漫着呛人的煤烟味。
“那时候的衣服领子上全是黑的,脸都是黑的。一天烧煤要不停地哈腰,我的腰受不了,每次出乘,媳妇都给我准备一条护腰。”冯吉祥说。
从2018年开始,空调车逐渐取代了燃煤绿皮车,车上安装更好的减震空气弹簧,装设集便器卫生间,旅客坐着舒服,冯吉祥的工作也轻松许多:“虽然工作条件变好了,但也对车辆乘务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新技术不断应用到检修当中,科技保安全的含量越来越高。“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就能实时将车辆运行数据以及出现的故障传输回来,为故障判断和处理提供依据。”冯吉祥说起现在的“好车”,眼里闪着光。
检修作业工具也有了更新,以前检修车上配线端子温度,需要用手逐个探摸,再用鼻子闻一闻有没有焦糊味。现在车辆乘务员用上了热成像仪,只需要在线排上扫描一下,各个配线端子上的温度就能够一目了然。
“现在旅客出门,各地特色美食,啤酒白酒饮料,在车上都能聚餐了!”经历过“支南”的车辆乘务员们,对此感受最深。“高铁更了不得,能用手机点餐,一步路都不用走。”
老百姓兜里有钱了,过去大包小裹往家赶,逐渐变成了拖家带口看世界。今年哈尔滨局开行了多趟旅游专列,一路“逛吃逛吃”,搅热了冰雪经济。
今年春运,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已经拥有13组CR400BF-GZ型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以中国速度满足旅客的归乡思念。
“咱没复兴号跑的快,但是舒适度也不比他们差。”精神抖擞的冯吉祥整理好衣服,踏上列车,整个人好像也变得年轻起来。(胡艳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