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的本义,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以“大众”之名,动员群众、团结大众,是一张有着85年光辉历史的报纸的不变初心。适逢大众日报创刊85周年,承载厚望与重托,“大众”新媒体大平台上线。从党报到党端,时代要求变了,传播载体变了,但团结大众的主旋律始终高昂。

回望前行之路,革命战争年代,从公开发表《人权保障条例》,到开展减租减息报道,我们以各种形式组织动员群众投身革命事业,把各界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时期,我们聚焦山东城乡改革发展实践,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到贸工农一体化,从莱西经验到“潍坊模式”,一篇篇详实有说服力的报道,激励无数先行者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共同掀起山东改革开放的时代巨浪。

进入新时代,我们的笔下有决战决胜、拔除穷根的坚毅,镜头里有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勇敢,画面中有大厂小店的并肩前行、政府企业的携手共进……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之中,一项项来之不易的成果,燃起的是希望,标注的是团结,铭刻的是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壤相堆,成就不朽丰碑;涓滴入海,汇聚时代洪流。回首85年波澜壮阔的征程,历经铅与火、光与电、数与网的传媒变革,团结大众的底色鲜亮耀眼,团结大众的动力激荡澎湃,团结大众的价值格外凸显。我们更加坚信,力量源于大众,力量源于团结;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

踏上新的征途,世界百年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有增无减,对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唯有团结大众,聚焦中心任务,把握最大政治,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才能共赴光荣与梦想的远征。

今天的山东,已行进到新的历史方位,向前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坚强团结,离不开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目标越伟大,使命越艰巨,越需要党媒党端当好“黏合剂”“凝聚器”,在多元多样中谋求最大共识,把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气势,朝着共同目标而团结一致向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大众”团结大众,要以价值立主导、谋共识。今天的“大众”,所直面的是一个看不见的舆论场。争夺影响力、汇聚向心力,需要的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从厅局到地市,从高校到企业,通过信息共通、渠道共用、平台共享,让大众共建“大众”,赋能“大众”,将进一步提升传播力,构建引导力。我们要固守住价值立场,弥合宏观与微观温差,画出最大同心圆,以正向舆论环境塑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各条战线、各行各业,自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与山东发展相融相生、同频共振。

用“大众”团结大众,要以平台集众智、汇众力。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里,聚民心的重点就应该在哪里。9报8网8端800多个互联网平台账号形成的全媒体矩阵,覆盖人群4.6亿,这是“大众”最坚实的底座,也是“大众”团结大众的最大底气。我们要科学把握传播规律,整合传播资源,用好“大流量大平台”,以强大产品力塑造流量生成优势,增强与亿万大众对话的能力,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众”诞生于大众之中,始终是大众的一员。团结大众,凝聚共识,比的不是谁调门高、声音大,关键在于能不能把握受众需求,把话讲进人耳里,把理说到人心里。扑下身子、走进大众,放下架子、平等交流,讲百姓故事、说大众语言,把握传播规律、紧贴实际需要,“大众”的声音必将传得更开更广,直抵人心。

(大众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