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量的PbI2已被证明可以钝化钙钛矿中的晶界(GB),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通常可以调控钙钛矿前驱体引入过量PbI2,然而,PbI2是一把双刃剑,其光学不稳定性能会诱导钙钛矿的分解,而构建过量PbI2的传统策略既影响电子的垂直传输,也无法避免PbI2光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调控PbI2的取向生长是关键。

鉴于此,2024年2月2日广西大学周立亚&陈培灿团队于Small Methods报道了基于有机配体小分子后处理策略实现钙钛矿表面诱导PbI2纳米片原位垂直外延生长,最终获得高性能的碳基无空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本工作利用磷酸三(2,2,2-三氟甲基)酯(TFEP)作为配体,在钙钛矿薄膜的晶界(GB)处调控垂直取向PbI2纳米片的外延生长钝化GB,并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和结构模型揭示钙钛矿和PbI2外延生长的机理。同时,PbI2纳米片/钙钛矿形成的I型能带排列避免了GB处电荷载流子的损失。结果表明,碳基空穴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由14.97%提高到17.78%;同时TFEP疏水F原子与钙钛矿形成氢键以及P=O的钝化协同作用,提高了钙钛矿的稳定性;此外,本工作巧妙地使PbI2垂直生长在碳电极和钙钛矿之间,有效了地削弱光对其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器件的长期稳定性,在25°C和相对湿度40%的环境空气中暴露1440小时后,未封装钙钛矿保持其初始效率的80.1%。本工作为钙钛矿太阳电池中晶界钝化和PbI2生长调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论文第一作者为广西大学硕士生桑凯航,通讯作者为广西大学周立亚教授与陈培灿助理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2101057;No. U20A20206)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No. 2022GXNSFDA080005)等项目的资金支持。

Kaihang Sang, Dongqi Wu, Suxin Zhao, Huanyi Zhou, Junfang Zhang, Zhensang Tong, Feifei Ding, Qi Pang, Xinguo Zhang, Liya Zhou,* and Peican Chen*, Ligand-Induced In Situ Epitaxial Growth of PbI2 Nanosheets/MAPbI3 Heterojunction Realizes High-Performance HTM-Free Carbon-Based MAPbI3 Solar Cells, Small Methods2024, 2301531.

https://doi.org/10.1002/smtd.202301531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smtd.202301531

学术交流QQ群

知光谷学术QQ群1:623864939

知光谷学术QQ群2:641345719

钙钛矿产教融合交流@知光谷(微信群):需添加编辑微信

为加强科研合作,我们为海内外科研人员专门开通了钙钛矿科创合作专业科研交流微信群 。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编辑微信pvalley2019,备注: 姓名-单位-研究方向(无备注请恕不通过),由编辑审核后邀请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