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说到拉动消费,就想到老百姓的存款,以为老百姓的高额储蓄是消费的障碍,甚至出现了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事件。

而林毅夫澄清了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毅夫

中国的高储蓄率并不是老百姓存钱导致的!

很多人不明就里,被舆论影响,以为老百姓真的存了很多钱,甚至已经找到了老百姓存钱的原因: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人口老龄化,等等。

而林毅夫指出,真实情况是:

中国的家庭储蓄只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与印度处于同一水平。

也就是说,咱虽然储蓄率高,但是存钱大户不是老百姓,咱老百姓的存款比例才和咱们经常调侃的印度一个档次!

中国的高储蓄率大头在企业

林毅夫指出,中国储蓄的独特之处在于较大的企业储蓄份额。驱动企业储蓄行为的因素有:过度集中的金融体系只为大型企业服务,对自然资源的税收偏低,某些行业垄断得存在,这些扭曲导致企业利润和储蓄过高。

解释一下,也就是说中国确实存了不少钱,但不是老百姓存的,是企业、老板们存的!再进一步说,林毅夫指的“对自然资源的税收偏低”“行业垄断”,你对照一下国企思考思考,也就明白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存钱大户不是老百姓

拉动国内消费的抓手在于改革,不要盯着老百姓口袋那几个小钱!

林毅夫得出结论:因此,中国要想拉动国内消费并减少储蓄,就需要进行改革以消除上述扭曲。

也就是说,消费不足的根源不在老百姓,解决消费不足的主要抓手也不应该是老百姓。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让真的有钱的人去带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