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广东民间音乐之美点亮思政之光

广东民间音乐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包括粤剧音乐、粤曲音乐、广府音乐、岭南音乐、潮州音乐等。广东民间音乐是广东音乐的基础,与广东人文、历史、地理息息相关,呈现轻、柔、华、细、浓的特点。依托琴、笛、鼓、筝等乐器,形成极具广东地方特色的戏曲文化、曲艺、民谣、儿歌等,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与“党建”“思政教育”相融合,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增强国民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

广东民间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语言,融入“党建+思政”育人实践中,能够丰富社会价值、思想观念、情感体验等表达方式,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尤其广东民间音乐中涉及的家国情怀、社会公益、道德教育、优秀文化传承等议题,与高校“党建+思政”育人目标相符合。高校应将广东民间音乐作为“党建+思政”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思想认同;接轨现代技术创新育人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储备人才。

广东民间音乐融入“党建+思政”课程教育

广东民间音乐诞生于明清时期,现阶段已经发展极为成熟,《雨打芭蕉》《步步高》《彩云追月》《平湖秋月》等代表乐曲广为人知。广东民间音乐的发展,始终适应时代发展。20世纪20—30年代,时局动荡,出现《流水行云》《凯旋》等伤感愤慨的广东音乐作品;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出《粤魂》《雁南归》等音乐作品。融合西洋技法和海洋文化,不断借鉴其他音乐形式,使得广东民间音乐中的戏曲、说唱、民歌等广受好评,彰显出广东民间音乐的开拓性、群众性、包容性。高校应充分利用该资源特色,完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优化思政课程结构。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模块增加一定比例的广东民间音乐和文化背景等内容,将“扬国韵、强国音”的音乐育人理念与“党建+思政”育人理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针对低年级学生,增加广东民间音乐概念、传统文化背景、知名曲目视唱等内容,激发学生对广东民间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针对高年级学生,增加广东民间音乐作品赏析、改编、理论研究等内容,从而层次化、系统化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参与感。由此,逐步将广东民间音乐中的特色审美风范、价值标准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精神,使学生在深入分析广东民间音乐作品艺术价值和表现手法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艺术创作思维。

广东民间音乐融入“党建+思政”实践教学

广东民间音乐助推高校“党建+思政”育人实践,需要高校推进“思政课程”与“音乐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针对《广东音乐》课程教学,当地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由思政教师组织大学生参加鸦片战争博物馆开展的情景音乐会,感受《曲水流觞 畅叙兰亭》的广东音乐风格,身临其境感受林则徐等爱国志士在广东禁烟时为国奔波的决心,以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悔。以此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整理相关音乐资料、参与民歌演唱采录等社会实践,使学生积极参与高校“广东民间音乐”档案数据库建设。广东地区之外的高校可以借助建党日、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大学生参与广东民间音乐优秀作品演出,宣传新时期党建成果,丰富特色化“党建+思政”实践教学内容,极大程度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更是对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创新和探索。同时,高校可以借助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拓展“党建+思政”育人方式,认真筛选广东民间音乐传统名曲相关短视频,作为学生完成思政教学项目的案例参考;鼓励学生借鉴并融合二胡、洞箫等广东音乐元素,合作拍摄校园音乐短视频,逐步打造“党建+思政”特色育人品牌。

(石娟娟,作者为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潮州歌册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编号:GD23XLN35〉,广东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科创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3GXJK242〉〈艺术学〉的研究成果)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