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雍正刻薄寡恩,生性多疑,但在考察吏治方面的确有一套方法!

雍正是45岁才坐上皇帝宝座的,一个在朝廷历练了几十年的皇子,面对朝廷纷纷杂杂的政事,自然心有城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政方式。

密折制度,就是雍正用活了的一个方式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行,无异于让皇帝有了“天眼”。

雍正一朝的许多重大事项,都事先通过“密折”讨论,然后再去实施。

比方说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疏浚运河等重大政策,就是雍正同官员通过密折反复协商斟酌定下来的。

这种奏折制度使得效率变得更高。

雍正二年(1724年),李绂向雍正提出疏通淮扬河的建议,雍正觉得有道理,就命他与河道总督齐苏勒商议,齐苏勒认为疏通淮扬河的工程量很大,不能轻易作决定,准备先进行实地考察,再提出意见。

齐苏勒的奏折上呈后,雍正御批:一般来说,管理江河的官员都希望有工程上马,如果草率行事,白白浪费人力物力却没收到好处,会成为历史上的笑话。但如果确实对国家百姓的生活有利,也不要因为害怕就中途停止,总需要你详细周密计划妥切,将最终的利益全部搞清楚,准备详细地一件件上报给我。

雍正四年(1726年)有官员上折,指出治水工程中准备材料时所存在的弊病,雍正隐去上折人的名字,把它下发给河道总督齐苏勒,让他“尽心尽力地进行准备计划”。

齐苏勒针对皇帝下发折子中的说法 具体解释了原委。

雍正阅读后,对齐苏勒的解释十分满意。

工程,按一般的思维来判断,必是产生投机钻营、贪污受贿的地方,因此这种事很敏感。作为一个聪明的决策者,雍正收到密折后并没有大发雷霆拍案而起,而是理智的分析,把事情弄明白。

毕竟这些臣下的密折多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而已。

不但如此,雍正还要求臣工们不拘形式,凡天文地理、风土民俗都可以在密折中进行反映。

这些大数据,对于雍正这个决策者来说十分有用。

吏治方面,对于考察一个官吏的“德、能、勤、绩、廉”,密折制度更是发挥了他的优势。

雍正的铁杆李卫,在云南任盐驿道时,雍正在云南永北镇总兵马会伯的奏折上批道:“最近听说李卫行为放纵张狂,操守也大不如以前好了,确实是这样吗?一点有不要顾及谁的面子,也不要有报答恩惠或报复积怨的心理,据实奏来。”

当李卫任浙江巡抚时,雍正在他的奏折上批示说,对新会黄岩镇总兵董一隆的品行优劣了解不多,叫李卫“仔细观察寻访,秘密地汇报上来”。

有一个更有意义的“闭环”考察,让人读来忍俊不住的同时,又对雍正的做法点赞。

广东提督王绍绪是雍正的宠臣鄂尔泰推荐的,雍正虽觉得王绍绪思路敏捷,办事可靠,但好像爱搞小恩小惠,作风也有些拖泥带水,因此在给王绍绪的顶头上司、广东将军石礼哈的密折中朱批指示他注意观察打听,然后据实汇报。

石礼哈密奏说:王绍绪为官做事虽然稍嫌琐细,但是对皇上很忠心,而且他不贪污受贿,工作上也很勤勉。

雍正得到了石礼哈提供的消息,还是不放心,又秘密询问两广总督孙毓珣对王绍绪的评价,还密令广东巡抚傅泰去基层调查王的行为。

傅泰向雍正汇报说:王绍绪品行端正,也不贪污受贿,只是办事不够果断,显然是性格懦弱造成的。

雍正不但让傅泰监视王绍绪,还同时命他监视广东布政使王士俊、按察使楼俨。

傅泰密报王士俊有办事才能,也很勤于政事,是个称职的官员,但他的言行中有骄傲自满的情绪。

他说楼俨对审案判案并不十分在行,而且年龄偏大,身体不好,精力不济,做起事来难以周全。

傅泰监视着众人,同样也被别人监控。

王士俊就是受命反过来监视傅泰的人。

王士俊向雍正报告说,傅泰心里没有什么固定的原则,也根本看不出一个封疆大吏的智慧来,偶尔发一番议论,也没有任何出色的地方。

近来还听说,广东海关有5个文书职员,这5人都被傅泰勒索了三百两银子,才得到了这个职位。

所以说傅泰的人品,十分值得怀疑。

雍正看了王士俊的密报,觉得很有道理,就严厉地申斥了傅泰,并把他降级调回京城任职。

在清宫的密折档案中,记载了雍正对官员的考察,精细到了何种程度。

雍正要重庆总兵任国荣留心文武官员的声名。

任国荣上奏说:

四川学政宋在诗“公正而且廉明,有很好声名”。

川东道陆赐书“办事谨慎小心,还过得去”。

永宁道刘嵩龄“是个明白人,就是身体太弱”。

永宁协副将张英“声名一般”。

漳腊营游击张朝良“为官清廉,熟悉行军打仗的事务,就是没文化”。

就这5个人的实际情况,雍正一一做了评价。

雍正评价宋在诗说:“小心以自保,只是具有点小才能。”评价陆赐书说:“办事老练,没有什么出色的才气。”

评价刘嵩龄说:“看他外表很精干,引见他时不像是有病。”

对永宁副协将张英雍正评价说:“原来就是一个很平常的人,而且有莽撞、好生事的缺点。”

而雍正对张朝良评价道:“这个人的好坏,以前不知道。”

由此可见,从大小官员的政绩、人品等方面,雍正事无巨细,都十分关注。

这样的皇帝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密折制度被雍正掌握的淋漓尽致,国家大小事务都能通过这一形式被雍正掌握起来,值得称赞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