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泽连斯基签署总统令,正式解除扎卢日内乌军总司令的职务,任命西尔斯基为乌克兰武装部队新任总司令。

同时他也向社交媒体表示,“非常感谢扎卢日内两年来保卫乌克兰,他同时提议扎卢日内继续留在政府团队中”。而扎卢日内则接受了这一命令,他表示“2022年和2024年不同,每个人都应该适应调整、适应新的现实,为了共同的获胜。”

之前两者不合的传闻一直在网络传播。简中网某些自媒体甚至一度有扎卢日内将起兵造反之说,不过现在看来事情没有像他们的想象发展,双方平和得交接了手中的权力。不管扎卢日内到底有没有其他想法,这次的平稳交接让人看到了乌克兰与俄罗斯已经有了质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解除扎卢日内的职位后,泽连斯基任命了陆军司令西尔斯基将军为乌克兰新的武装部队总司令。之所以选择西尔斯基,按照泽连斯基的说法是“乌克兰已经在防御上实现了目标,但乌军无法实现进攻上的目标”。

这和之前多位博主的预测一致,并不是扎卢日内能力不行,而是目前的情况下,乌克兰需要一位能大胆进攻,为军队重振士气的干将。尽管西尔斯基的强硬作风不太受一线战士的欢迎,作为一位毕业于俄罗斯军校,本人也非常勇猛,经常亲临前线指挥的军官,他的指挥风格也非常的俄式,那就是不计代价地进攻。

在巴赫穆特因为他强硬的指挥,乌军损失较大,俄军也因此陷入每栋楼都要反复争夺的困境。而经过巴赫穆特的惨烈战役后,俄军在此线再也没能发起过有力的进攻,也算是西尔斯基的震慑力发挥了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的这次换帅在各种层面来说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去年进行夏季反攻之前扎卢日内没有采纳美国提出的建议,集中兵力攻打南线,而是采取了多路进攻的方式。

这样做尽管在部分地区得到了突破,但没有达到反攻前定下的目标,那就是至少要拿下南线,兵临克里米亚。战后扎卢日内作为乌军总司令就接受了《经济学人》采访,并宣称战争“陷入了僵局”。由此而起,扎卢日内与泽连斯基政府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

后来在是否动员50万兵力问题上,以及他私自绕开乌国防部与欧美盟友讨论援助问题上,都和现在的乌克兰政府有明显的不一致。按照现在乌克兰已经动员了80万人的情况下,再动员50万人对国家的各方面压力不言而喻。

在传出换帅消息后,作为乌克兰盟友的白宫则多次表示,美国政府不会干预乌克兰政府的人事任命,并将其作为官方立场。而其他欧洲盟友也暂时没有对这一任命做出反应,在他们看来这属于乌克兰内政,只要能取得胜利谁当总司令不是欧美需要操心的问题。

在乌克兰国内对于换帅的反应则要激烈一些,有民众认为西尔斯基的强硬作风会让他做出更多冒险的军事进攻,加剧乌军的伤亡情况。前总统波罗申科的盟友们强烈批评了这一重大人事变化,他们认为只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作为俄罗斯出生的西尔斯基并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对象。

不过西尔斯基在交战以来也的确表现出色,不仅取得了基辅防御战和哈尔科夫夺回战的胜利,在多个艰巨的防御作战上也都有不错的表现。

现在他接替扎卢日内究竟是更好还是更差还无法定论,不过有个人的言论或许可以参考。那就是“大嘴王”梅德韦杰夫,他称西尔斯基曾是一名苏联军官,后来成为“班德拉叛徒”。他“违反了誓言,为纳粹服务,摧毁了他所爱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什么比来自敌人的愤怒更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了,梅德韦杰夫对西尔斯基毫不掩饰的仇恨,可以看出西尔斯基对俄军造成的实际伤害有多大。也许西尔斯基的确在对待部队时显得冷血强硬,但现在乌军面临重振士气的局面,所谓“慈不掌兵”,西尔斯基的强力手腕或许正是用得上的时候。

在西尔斯基上任数小时后莫斯科市区发生了一次爆炸,目前还不清楚详细的伤亡情况。俄方也没有发表相关评论,不过乌克兰对俄后方的打击已经公开化了,这次火灾在新司令上任不久就发生,也许是在告诉俄罗斯,乌克兰没有改变自己的作战,直到俄罗斯离开乌克兰的土地为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阿夫迪夫卡,又一架卡-52武直被击落,尽管俄军在此地取得一些进展,但损失也在不断加大,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撑到3月俄罗斯大选结束。乌克兰的目标也是一样,战争的拉锯将因为某人的第5次任期更加血腥。

扎卢日内的大局意识让乌克兰有了新的机会,平稳的权利过渡让对手浑水摸鱼的梦想破灭。乌克兰在挺过3月的艰难险阻后,必然会发动主动进攻,如果西方援助到位,俄罗斯必会付出比现在更加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