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网站8日消息,1月份,受节日效应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上涨0.3%,连续两个月上涨;受上年同期春节错月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下降0.8%。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3%,涨幅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相当;同比上涨0.4%,保持温和上涨。

看到1月份的CPI数据,很多人一定认为,还是消费市场低迷、居民购买意愿不强造成的。说实在的,这方面的原因确实存在,而且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但是,却不是根本原因,不是CPI持续低迷的内在表现。因为,从居民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住房消费没有前几年火爆,围绕住房的各种消费相对较少之外,其他方面的消费并没有明显变化,该吃的、该喝的、该花的、该买的,总体还是保持稳定状态。那么,为什么CPI始终没有走出低迷状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认为,在CPI低迷问题上,不应当只把眼睛盯住消费市场、消费需求,而要跳出消费看货币,看这些年来发行的货币都去哪儿了。特别是近两年,货币发行的规模都很大,却未能带来物价的上涨,没有引发通货膨胀,反而出现了价格持续低迷现象,就不能不好好审视一下,货币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货币发行对经济运行、企业发展、消费活动等有没有形成有效的促进作用,在哪些方面发挥了作用,哪些方面没有发挥作用。不然,总是围绕消费谈价格,容易被假象所蒙蔽,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事实上,按照货币的发行增量,以及经济的增量、产品的增量、消费的增量,价格应当早就走出低迷状态,甚至应当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了,那么,货币与价格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问题呢?症结在哪里呢?很显然,货币的去向是关键。如果货币的去向是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这些货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将非常巨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会很大。譬如一元钱的货币,进入到生产和消费领域,就有可能形成数倍的使用效率,形成三倍、五倍扩充效应。如果货币的去向是房地产,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元钱的货币,可能就会缩水成几毛钱。如果货币的去向是各种基础设施、城市建设项目,则可能没有任何产出,变成纯粹的钢筋混凝土,或者产出极其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很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数千亿的居民储蓄,都被认为是关在“笼中的老虎”,都担心释放出来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一方面,可能与当时的物质财富还不丰富有关,产品总供给与居民储蓄相对应,很容易发生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那时的货币,主要是投向实体经济和消费领域,货币的周转效率、利用效率很高,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也就是说,今天的价格指数过低,与货币的使用效率不高、货币没有有效进入生产领域、尤其是制造领域有着密切关系。从表面看,货币都投放出去,也进入到了市场,但是,绝大多数都进入到了低效率运转、低水平重复的领域,或滞留于企业之间,或在银行内循环,或变成了动弹不得的钢筋混凝土,甚至有的转移到了国外。如此一来,货币对价格的影响也就近乎于零,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也微乎其微。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很难有效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决策层一再强调,货币政策要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银行的信贷资金投放要向实体经济倾斜,股市等也要更加重视支持实体企业,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银行还是股市,开放的还是房地产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建设项目,结果,实体经济得到的支持仍然非常有限。从资本市场来看,很大一部分资源也是被用到了被资本绑架的企业,没有对实体企业松绑,使股市变成了造富平台。因为,实体企业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能够有高额利润的很少,也没有资本去炒作,也就很难得到监管机构的重视。

所以,面对CPI持续低迷,应当把眼光更多放到货币政策的执行上,分析货币为什么进入不到实体经济领域,找出货币发行的问题和症结,从而对症下药。不然,市场需求就不可能改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难以有效发挥,并成为实现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