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今天咱们继续聊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些细节。

话说,在剧中,康熙曾经这样评价十四阿哥,称老十四也学会用心思了。

原本八阿哥是授意十四阿哥以主管兵部阿哥的身份,把太子胤礽写给任伯安的那封书信,寄给康熙,并且上一份奏折说明相关情况。

八阿哥这样安排,用心非常险恶,就是想让十四阿哥去替他趟雷。

结果,十四阿哥只是把书信寄了过去,却没有按照八阿哥的意思上报奏折。

从十四阿哥的这个微操作,康熙意识到这是十四阿哥在甩锅给八阿哥,并由此得出了以上的结论。

事实上,在本剧中,还有个细节,也向观众展示了,十三阿哥同样也学会用心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细节发生在雍正继位之后。

众所周知,雍正的这个皇位是从八阿哥手中夺过来的。

雍正继位后,为了安抚八阿哥及其背后的八爷党,便册封八阿哥为总理王大臣,全权负责朝廷的一切事务,包括统领百官的上书房,也归其管理。

至少从名义上来讲,八阿哥的这个总理王大臣身份,仅次于雍正的皇帝之位,堪称是整个清王朝的“二哥”。

雍正在进行这番安排的时候,却忽略了另一个人的感受,那就是十三阿哥——在康熙传位之夜,冒着巨大风险、担着天大关系,帮雍正顺利争得皇位的老十三。

按理说,十三阿哥对于帮助雍正夺取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雍正怎么封赏都不为过。

然而,雍正虽然让十三阿哥参加朝廷的事务,却从来没有公开赐给十三阿哥一个正式的身份、职位。

眼看昔日雍正的竞争对手八阿哥,尚且被封为“清王朝二哥”,自己却一无所获,十三阿哥焉能没有情绪。

如果依照十三阿哥早年间的脾气,或许他直接会和雍正干一架,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抖漏出来。

但是,在历经多年岁月摧残之后,十三阿哥并没有向雍正摊牌,而是选择了其他途径。

十三阿哥非常清楚,如果他直接以拥立之功的名义,去向雍正索取回报的话,难免不被雍正视为是在居功自傲。

这样做,和年羹尧同着雍正的面,喊“卸甲”,有什么区别呢?

那么,他也会像年羹尧那样,不得善终。

如何才能把自己的诉求传递给雍正,又不至于引起雍正的猜忌呢?

十三阿哥在处理这个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和态度,足以说明他也像十四阿哥那样,学会“用心思”了。

十三阿哥的操作,分为几个步骤进行。

一、十三阿哥并没有过于积极地去参与政务,而是退而求其次,在日常工作中开始表现出一些“消极怠工”的状态。

昔日里,十三阿哥被康熙赞誉为“吾家千里驹”,干任何事情都是冲锋在前。自打雍正继位后,十三阿哥便将自己的这些锋芒通通收敛了。其日常表现,妥妥地成为了一个谨小慎微的“小媳妇”。

十三阿哥之所以这样做,与邬先生临行前同他进行的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不无关系。

尽管十三阿哥口头上说不相信雍正会做出“鸟尽弓藏”的行为,但是当高勿庸等曾经帮雍正干隐秘差事的人员,一个个消失不见后,这就由不得十三阿哥不按照邬先生的提醒进行调整了。

另外,十三阿哥之所以退避三舍,也是希望让雍正看到,如果朝政完全由八阿哥把持住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果然,八阿哥利用其担任的总理王大臣的职务之便,炮制了“新铜钱”阴谋,就连雍正的贴身老棉袄张廷玉也拿他没办法。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雍正意识到,有必要尽快激活十三阿哥,好让他和张廷玉一道,协助他压制八爷党。

二、某天,上书房众臣下班之后,雍正单独把十三阿哥留下来谈话,并邀请和他下一盘棋。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十三阿哥已经由被动变为了主动。

不过在下棋过程中,十三阿哥继续表现得唯唯诺诺,小心谨慎,生怕出现一点点差错。

明明十三阿哥的棋技甩雍正好几条街,却总是与雍正和棋。

十三阿哥的“躺平”表现,令雍正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窝火,对十三阿哥发了一通脾气。

这正是十三阿哥要的效果。

待雍正发完脾气后,氛围已经酝酿到了十三阿哥想要的状态。

十三阿哥开始将自己心中的辛酸、委屈,对雍正娓娓道来,包括被圈禁在宗人府十年的艰难岁月。

为什么十三阿哥会单独拿这件事举例呢?

其实雍正和十三阿哥心照不宣:那是十三阿哥在代雍正受过。

有了十三阿哥这含蓄的提醒,雍正终于知道十三阿哥内心所想,马上安排张廷玉对十三阿哥加官进爵,所给予他的封赏比三四层楼还要高。

我们注意到另一个细节,待雍正安排张廷玉封赏过十三阿哥之后,十三阿哥对张廷玉讲话时候的语气马上不一样了,完全转变成了发号施令的状态,充满了不可抗拒的强势。

可见,此前十三阿哥的种种“躺平”表现,都是他伪装出来的。

这种转变,只有张廷玉的感受是最深的:

十三阿哥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血气方刚的“拼命十三郎”,而是蜕变成了一个城府极深、心机很重的朝廷重臣。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