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发生出生于1915年,江西省寻乌县人,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土地革命时期,赵发生受进步思想指引参加了家乡的农民协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1年,赵发生正式加入了我党。入党之后,赵发生主要活跃在家乡一带,为红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做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赵发生正式加入了红军,在这之后,赵发生成为邓公身边的得力助手,协助邓公编印《红星报》,宣传红军的事迹。同时,赵发生还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战斗以及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一名久经考验的革命战士。

值得一提的是,土地革命时期,赵发生参与编印的《红星报》在鼓舞士气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份报纸于1931年12月11日创刊,内容形式多样,深受红军战士喜爱。长征初期,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红军的处境十分艰难,而且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湘江战役又损失严重。

在这种背景下,红军的士气非常低落。而《红星报》则连续发表了《我们的胜利》《以坚决勇敢的战斗消灭当前的敌人》等文章,不仅准确传达了中央的部署,而且也使得红军重新拾起了勇气与信心。在这背后,赵发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胜利后,赵发生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此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赵发生长期从事支前工作,保障了我军的物资供应,同时,他也在我党的带领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与国民党,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赵发生留在江西工作,担任了江西省商业厅厅长。任职期间,他积极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为稳定新生政权作出重要贡献。1953年,赵发生被调到武汉,担任了中南区商业局局长,继续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而努力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赵发生被调到中央,此后他出任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粮食部副部长等职务,尤其是担任粮食部副部长期间,赵发生主要负责全国粮食的购、销、调、存工作,长期奋战在业务的第一线,为粮食工作的顺利开展几乎跑遍了全国。当时各省市之间的粮食调动,很多时候都需要赵发生到现场亲自监督完成。可以说,赵发生为我国的粮食事业倾注了很多心血,也为保障粮食的安全以及群众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当时粮食部的很多干部被“打倒”,并靠边站,无法出来工作。不过,赵发生没有被“打倒”,而且还受到重用。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搞具体业务工作的几位粮食部副部长,只有赵发生没有被“打倒”。

赵发生没有被“打倒”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他是老红军,赤贫出身,造反派抓不住他的“把柄”;第二,赵发生在生活上从来不搞特殊化,与职工的关系融洽,这些职工以及基层干部主动保护了赵发生;第三,赵发生没有具体表态支持哪一个造反派,所以造反派都对他没有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发生虽然没有被“打倒”,但在那段特殊的时期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不过,不管处境如何,赵发生都始终如一地做好粮食工作,保障粮食的安全。1970年,粮食部与商业部合并后,赵发生又担任了商业部副部长等职务,继续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晚年的赵发生主要生活在北京,于2011年因病去世,享年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