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至今,A股交易了6个交易日,整体上先抑后扬。

具体而言,前三个交易日断崖式下跌,人气冰点,市场绝望;后三个交易日,行情突然“暴力”反弹,三连阳反包。

但绝大多数投资者认为,这仅仅是GJD护盘和龙年春节应景巧合重叠,并非市场真实意愿表达。其逻辑在于:

(1)宏观基本面未见显著的、让投资者亢奋的回暖;

(2)悲观情绪的自我强化,同时用市场流行的“阴谋、阳谋”给自己加戏;

(3)主要股指日K线均线系统空头排列,目前仅有5天均线拐头;

(4)房地产行业高频数据未见超预期改善。

乍一看,论据和论点无懈可击,逻辑上毫无瑕疵。

但忘记了一个A股独有的“气质”。即A股行情的走势,在很多时间其实和基本面的关系并不那么紧密,更多的是投资者情绪的反馈和“GJ”意志的体现。(这里咱们不展开)

巧合的是,“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到最近的换“村长”,过去8个月以来的各种措施无不体现“GJ”意志。

换言之,溯源认为节前三连阳的大逆转,很可能和历史上两次大牛市(2007年和2015年)一样。当下,或仅仅是一个热身运动,好戏还在后面,

一组数据揭秘,2月行情或历史重演

先上过去20年,2月A股涨跌数据,具体如下:(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

2004年涨5.30%,2005年涨9.58%,2006年涨3.25%,2007年涨3.40%;

2008年跌0.80%,2009年涨4.63%,2010年涨2.10%,2011年涨4.10%;

2012年涨5.93%,2013年跌0.83%,2014年涨1.14%,2015年涨3.11%;

2016年跌1.81%,2017年涨2.61%,2018年跌6.36%,2019年涨13.79%;

2020年跌3.23%,2021年涨0.75%,2022年涨3%,2023年涨0.74%。

过去20年,2月份行情15次上涨,5次下跌,涨跌概率分别为75%和25%,这一次行情或再次遵循大数据规律,历史或重演。

道理很简单:(1)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当年大概率有行情时,机构通常会在春节之后全力投入;

(2)每年3月,咱们都要开两个重要的会议,很多机构前瞻性布局,带来行情涨多跌少;

(3)两个重要会议之后,各部委会出台详细细则,具体的部门会逐渐落实,尽快形成了实物工作量;

(4)一季度信贷充分,银行有动力提前放贷,同时叠加年报和季报数据,全面行业层面有前瞻性数据和落脚点,机构有提前押注冲动。

4大利好暗示,大行情可期?

1:多平台和各地数据汇总来看,春节旅游消费火爆,已超过2019年,各地文旅消费迭创历史新高。

比如洛阳各景点门票订单同比增长35倍;成都熊猫主题民宿预订量同比增3倍;“尔滨”冰雪消费和旅游订单同比增长40倍。

很显然,随着宏观基本面的回暖逻辑不断强化和证实,消费预期正在显著回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到加速,股市底层逻辑向好。

2、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出台后,各大行火速、放量房贷,房地产行业或将迎来明显的修复机会。

以农行为例,已累计对接协调机制项目2700余个,自1月26日金融监管总局专题会议以来,新审批项目超过10个,审批贷款近50亿元。贷款项目主体中,民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占比超过80%,项目类型以满足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住宅为主。

3、GJD史诗级抄底,超4000亿资金入市。统计显示,去年10.23日汇金公告买入ETF开始至今,各类GJD资金通过ETF净流入了4358.96亿资金。

4、新“村长”上任,打击证券市场违法犯罪力度显著增强,此前有证券从业人员被罚和递交材料(最后未成功IPO)造假被罚。

目前对IPO环节中的中介机构也加大了执法力度。最新案例是:“村里”发布2024年第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某某华会计师事务所因康某新财务造假事件被罚没1783万元。

综合分析:数据显示,2月涨多跌少,目前假期消息面利好频频,两者叠加下,2月剩下两个交易周或有大行情。

(文章系溯源投资思路的整理和思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