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的发行步伐似乎悄然放缓,相较于去年12月的热闹场面,今年1月的新基金发行明显减少。不过,如果我们把时钟拨回去年这个时候,会发现其实增长了超过40%,这一增长背后的小秘密是去年的春节假期影响。

在市场的波动中,我们见识到了基金经理们的勇气和策略:一些基金在2月份成立不久就迎来了超过10%的涨幅,而另一些则选择在封闭期谨慎行动,等待最佳时机,使得基金净值在成立后的一个月内只是轻轻波动。

来看看今年1月的基金发行情况,根据Wind的统计,新成立的基金数量达到了95只,同比去年大增63.79%,而且总发行规模也达到了惊人的565.38亿元,同比增长了40.24%。这一增长虽然部分受到了去年春节假期的影响,但与去年12月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有所下降。

细分到各类型,从股票型、混合型到债券型,再到QDII、FOF、REITs,新基金的成立数量各有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债券基金依然是发行的大头,继续延续了去年的热度。

专家们对此有着自己的见解。上海证券的分析师汪璐认为,由于投资者对权益市场的信心不足,债券基金成了许多人的首选。而摩根士丹利基金则认为,现在的市场更多是信心的问题,而非基本面的问题,他们看好优质公司的投资机会,特别是那些被市场错杀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认为现在是入场的好时机。

已有基金大胆建仓

在A股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后,我们终于见证了春节前那场让人眼前一亮的强劲反弹。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些新成立的基金,像是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抓住了这次短暂的反弹机会,展现了令人瞩目的表现。

比如,中欧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基金就是这场反弹中的一个亮点。它在2月3日成立,紧接着在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日内,净值经历了轻微的下滑后,迎来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涨幅,几乎是与它所跟踪的中证芯片产业指数步调一致。这只基金的动作迅速且准确,展现了基金经理高超的市场判断力和操作技巧。

不仅如此,华安睿信优选基金也在封闭期间抓住了市场的有利时机,实现了不俗的涨幅。而年后新成立的一些基金,如港股创新药ETF和招商中证2000指数增强等,也表现出了显著的净值波动,反映了基金经理们在这波市场反弹中的积极布局。

然而,并非所有基金都选择在这个时候大胆进攻。像华泰紫金价值甄选这样的基金,在经过精心考量后,选择了更为谨慎的策略,净值波动幅度较小,体现了基金经理对市场的谨慎乐观态度。

行业专家们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在市场低迷时,新基金有更多的机会通过灵活调整仓位和分批建仓来控制风险,相比之下,老基金由于仓位限制,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也有专家强调,在震荡的市场环境下,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特别是在择时上的技巧,对于实现良好的投资回报至关重要。

这一系列的动作和分析,不仅展现了基金管理者在不同市场情况下的多样化策略,也提醒了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时,需要考虑基金经理的管理风格和策略是否符合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承受能力。毕竟,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既有风险也有机会,关键在于如何把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