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山中游击,十年抗美援叙,黎巴嫩真主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以色列心头大患的?

1982年6月,雨点般的炮弹向黎巴嫩南部地区倾泻而下,房屋化作废墟,农田布满密集的弹坑,鲜血于潺潺流淌的河水中漾开,死亡与寂静笼罩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人民发出无声的哀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残垣断壁中,饱受苦难的什叶派穆斯林挺身而出创立黎巴嫩真主党,他们成为划破黑暗的抵抗之光,他们向一切压迫宣战,誓要为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近半个世纪过去,黎巴嫩真主党已经成长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着中东地区局势,成为以色列挥之不去的梦魇。

黎巴嫩真主党起源于何处?他们又是如何与外来势力抗争的?

血与火诞生的真主党

“谁以真主和使者,以及信士为盟友,谁是真主的党羽,真主的党羽,确是优胜的。”

这段经文取自《古兰经》第五章第五十六节,黎巴嫩真主党的名称来源于此,而黎巴嫩真主党建立的原因,却远没有这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黎巴嫩位于地中海东岸,东、北两面与叙利亚相接,南面毗邻以色列,是安纳托利亚半岛通往圣城耶路撒冷乃至阿拉伯半岛的必经之地,是连接中东与欧洲的交通枢纽,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先后被崛起的埃及、罗马、奥斯曼土耳其等庞大帝国统治。

各大势力你来我往,帝国盛衰兴亡,黎巴嫩地区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社会状态,没有变成民族调色盘,阿拉伯人依旧是主体民族。

但黎巴嫩并非一个世俗化的民族国家,恰恰相反,宗教神权对黎巴嫩历史产生较大影响。

基督教、伊斯兰教扎根黎巴嫩的数千年时间里,以各大家族为首的教派权力成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1943年黎巴嫩脱离法国殖民统治后,黎巴嫩各教派达成“民族公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大开眼界的是,该公约是以教派人口来划分国家权力,总统和军队总司令由人口占比最多的基督教马龙派把持,国家总理由伊斯兰教逊尼派把持,以此类推。

而议会则以6比5的比例分配至基督教徒与穆斯林,比如马龙派独占30个议席,逊尼派占20席,什叶派占19席。

这种做法令黎巴嫩国内的宗教认同高于民族认同,宗派权益高于民族利益,随着教派之间微弱的平衡被打破,黎巴嫩必将陷入内战之中。

20世纪70年代,黎巴嫩的教派人口比例相较于建国之初发生巨大变化,主要原因是南部巴勒斯坦地区大量难民涌入,令穆斯林人口激增,其中什叶派居民人数超过一百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2%,成为国内第一大社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与之相对的教派权利却没有得到改变,国家大权被马龙派牢牢掌握在手中,他们将更多的资源向马龙派聚居地倾斜,而什叶派聚居的贝卡谷地和黎巴嫩南部地区依旧荒芜贫瘠。

贫富悬殊,宗教关系紧张,种种因素令黎巴嫩成为一个火药桶,巴解组织的到来成为那一粒火星,彻底引爆了黎巴嫩的社会矛盾。

1975年,为了打压国内穆斯林势力,马龙派以驱逐巴解组织为由,对外勾结以色列,对内向南部穆斯林聚居地出兵,黎巴嫩内战正式打响。

同时,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的入侵也伴随着内战徐徐展开。

1982年6月,以色列以其驻英大使遭巴解组织暗杀为由,集结海陆空十几万大军进攻黎巴嫩,孱弱的黎巴嫩政府军自然不是以军对手,短短几天时间,黎巴嫩半壁江山沦陷,首都贝鲁特受以军重重包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鲁特大屠杀

围城期间,以军以饱和式轰炸将贝鲁特化为一片废墟,而黎巴嫩的基督教民兵组织还在以色列的授意下,对城内的巴勒斯坦难民以及黎巴嫩什叶派穆斯林展开大屠杀。

持续三天的劫掠、强奸、处刑令贝鲁特淹没在尸山血海中,至少有3000人在这场屠杀中遇难,这一年召开的联合国代表大会也将该事件定义为种族清洗。

可在以色列政府的极力包庇下,作为始作俑者的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只是被迫辞去职务,并没有受到更加严厉地惩罚。

除了首都贝鲁特外,黎南80%的村庄遭受战火洗礼,部分直接被夷为平地,近两万人死亡,3万多人受伤,20多万人无家可归。

敌人的残暴令南方的什叶派穆斯林觉悟,只有武装斗争才能保证族群存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恰逢此时伊朗正在竭力向中东各国输送伊斯兰革命,而以色列的丧心病狂又使得原本立场摇摆不定的叙利亚下定决心加入到反以行列。

1982年,在黎巴嫩什叶派穆斯林、伊朗、叙利亚三方达成共识后,以驱逐以色列侵略者为目标的黎巴嫩真主党在贝鲁特南郊正式成立。

真主党的抗争

通过一系列反以斗争,黎巴嫩真主党逐渐站稳脚跟,成为影响中东局势的重要力量。

从成立之初,黎巴嫩真主党便将自身视为新时代的“吉哈德运动”,把解放以色列所占领土作为组织首要任务。

在对以方面,真主党的态度十分坚决,它坚决反对与以色列谈判媾和,认为武装斗争是驱逐以色列的唯一途径,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连伊斯兰革命任务都能暂时搁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主党这一纲领一下就将格局打开了,把真主党与以色列的斗争上升至国家和民族的高度,令真主党能够团结的群体得到扩大。

在建立的头三年里,真主党始终处于秘密活动状态,外界对它知之甚少,只能大致推测它从事抵抗运动。

这段时间里,黎巴嫩真主党致力于完善组织结构,组织一个由12人组成的协商委员会作为领导机构,下设7个部门分管军事、经济、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

在扩大组织规模时,真主党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设立较高的门槛来筛选成员,而这也使得真主党的组织较为严密,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

与此同时,真主党在全国什叶派聚居地大力发展分部,并与叙利亚、伊朗保持紧密联系,默默发展为根系发达的地下抵抗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十年代中期,黎巴嫩真主党以贝卡谷地为中心开展公开行动,并秘密筹建武装力量。

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通过叙利亚提供的通道,从伊朗运入黎巴嫩境内,真主党由此发展出军事基地和民兵武装力量,随即开始向盘踞在黎巴嫩南部的以色列军队发动军事进攻。

与以军相比,彼时的真主党武装自然是孱弱不堪,但真主党武装凭借南部复杂的山地地形以及当地人民的帮助,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以军不堪其扰,军费支出与日俱增,国内反战情绪高涨。

在武装斗争同时,真主党还将社会帮扶作为组织的重要任务。

在80年代刚刚成立时,真主党便向参与抵抗运动的战士家庭提供一定援助,后来随着组织不断扩大,帮扶范围也逐渐扩大,甚至演变为全国性的福利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主党宣称,他们为所有需要帮助的黎巴嫩人提供支持。

为了便于实施帮扶,真主党下属的大多数福利机构都在官方进行登记,具备非政府组织合法地位。

多年的经营令真主党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福利体系,截止至1998年,黎巴嫩10%的民众享受过真主党提供的服务。

这一亲民举动令真主党得到广大黎巴嫩民众的支持,正因如此,许多黎南民众自发为真主党游击队提供便利。

2000年,随着最后一批以色列军队从黎巴嫩南部撤离,真主党长达十八年的游击战争终于落下帷幕,这场漫长的拉锯战最终以黎巴嫩人民的全面胜利告终。

国内形势稳定后,黎巴嫩真主党不忘当初伊朗与叙利亚的栽培之恩,开始向中东发挥其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叙利亚反政府军受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在叙利亚北部和东部掀起叛乱,其中反政府军领袖居然还是一名美国公民。

而美国此举的用意是在叙利亚扶植一个亲美政府,进一步掣肘中东的反美势力。

内战爆发后,真主党自然是坐不住的,一方面叙利亚阿萨德政府是真主党的重要盟友,对真主党有帮扶之恩,另一方面,叙利亚是连接伊朗与黎巴嫩的唯一通道,倘若阿萨德政府沦陷,那么黎巴嫩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于是,在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真主党先后派出7000名战士赶赴叙利亚打击反政府武装,多次帮助叙利亚政府军扭转战场局势。

直到2019年叙利亚局势稍微稳定后,真主党武装才陆续退回国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八年对以游击,十年抗美援叙,经过多次血与火的考验,黎巴嫩真主党的声望水涨船高,俨然已经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抵抗之光。

以色列的噩梦

1990年,随着黎巴嫩国内各大势力对《塔伊夫协议》的认可,长达十五年的黎巴嫩内战终于结束。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大社团的权力得到重新分配,较之以往更加公平,真主党也被获准参与议会选举并得到部分议席。

令人意外的是,许多人印象中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真主党,居然在参政后迅速“入戏”,接受了新的游戏规则,在政坛上八面玲珑,成为议会的重要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真主党已经逐渐在黎巴嫩什叶派取得主导地位,重构了黎巴嫩国内的政治生态,成为政界新贵。

卷入政治斗争的同时,真主党在军事上也没有懈怠。

今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之所以在第一时间派重兵驻守黎以边境,正是为了提防实力强大的真主党武装。

在伊朗经年累月地扶持下,如今的真主党具备自杀式无人机、巡航导弹等先进武器,仓库里还存着数万枚火箭炮,可谓兵强马壮。

不仅如此,伊朗还将最新研制的最大射程可达1000公里的近程弹道导弹交给真主党,这意味着真主党可以对以色列腹地的人口密集城市造成直接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主党在黎巴嫩人对以色列的血海深仇中诞生,双方矛盾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可随着真主党的一步步壮大,以色列已经失去了将其彻底消灭的能力,真主党终于成为以色列挥之不去的梦魇,而这也是以色列多年前为自己种下的苦果,一切都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