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生肖首先引起了年轻人的兴趣,生肖年份成为了日常生活无法躲避的话题,例如龙年春节。

然而,尽管人们对生肖年份已经很熟悉了,但却有很多人不知道生肖是怎么来的,他们对天干地支十分陌生,原因是他们一听到天干地支就以为是封建迷信,所以就没有认真去看一眼。

其实天干地支也不是天生就是迷信用语,我们的道路就有干路和支路的区别,这不就是干支吗?一棵树也有树干和树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干支也只是两个分类而已,而实际上,天干地支就是两种算术进位制。我们现在去市场买菜,用的是十进制,这个大家都运用自如。这是因为我们人类有十只手指、十只脚趾,所以,十进制非常方便我们的祖先算数。可是,我们的祖先也发现,月亮圆缺12次左右就是一年,所以,12进制也就产生了。

现在的问题是:1234567890是阿拉伯数字,晚清时期才传入中国。那么,之前我们怎么记数呢?我们用大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进行计算,但古时候排列顺序时,却又用了另一种文字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排在第一位的可能就是以制造盾牌出名的部落(甲字就像一个盾牌),排在第二位的可以看出是善于编造绳索的部落......,就这样,这些排列顺序演变成了数学顺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根据植物生长的过程安排12进制的顺序。子:种子发芽;丑(为扭):秧苗破图扭曲生长......,就这样,这种排列顺序变成了数学顺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也知道,如果用十进制纪年,那么,十年后又得重新开始,用12进制纪年,则12年后又得重新开始,于是发明了干支纪年法。就是把10进制的十个数字符号作为天干,12进制的12个数字符号作为地支进行配对,这样就能产生60组配对组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六十甲子。

首先是10个天干配10个地支,这就剩下2个地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干又从剩下那两个地支开始接着配对,即甲戌、乙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一直配到天干最后一位“癸”和地支最后一位“亥”组合,这一轮就配对完毕,总共有60对(即60甲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十甲子可以用于纪年、纪月、纪日,也可以用来纪时。例如子时、丑时......

我们现在生产商品时,会给商品定个名字,还给它一个logo,其实这种操作古人已经做了。12地支代表12个时辰,就是给每个时辰定个名称(如甲子时、乙丑时等),同时,根据动物在每个时辰最具特征的表现,古人又给每个时辰定了一个吉祥物(相当于现在的logo)。例如:黄昏17:00~19:00是鸡回窝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是酉时,于是,地支“酉”便对应动物鸡;19:00~21:00是戌时,古人都睡觉了,这时候狗开始值夜(看门),所以,地支戌对应生肖狗......

我们发现,虽然是酉时对应鸡,戌时对应狗,但实际上是地支对应生肖(即酉鸡戌狗),那么,癸酉年(上表中第10位)、乙酉年(第22位)、丁酉年(第34位)、己酉年(第46位)、辛酉年(第58位)都属鸡年。同理,上表中11甲戌、23丙戌、35戊戌、47庚戌、59壬戌都是狗年。

今年是甲辰年(表中第41位),辰对应的生肖是龙,所以是龙年。

既然生肖是地支的logo,那么,用干支表示的月份也同样与生肖挂钩。例如现在是甲辰年丙寅(表中第3位)月,地支寅对应的生肖是虎,则甲辰年丙寅月也可以表述为龙年虎月。说到这里,可能你会想到一个成语--猴年马月。

《红楼梦》对贾元春的判词是:

二十年来辩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梦归。

诗中“虎兔相逢大梦归”是判定贾元春在虎年和兔年交接的时候去世,书中其后有交代: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

这段很有意思:那一年是甲寅年(上表中第51位),寅对应生肖虎,也就是虎年。十二月是年底,十八日立春,这时候已经是乙卯(第52位)兔年了,但节气交节时间不是0:00,而是每年不相同,有可能当日很晚才交节,所以,第二天就肯定已经进入兔年了。干支历新一年的第一个月肯定是寅月(虎月),二月是卯月......如此类推。

贾元春在立春后第二天(阴历十二月十九日)逝世,这一天是兔年虎月,即虎(月)兔(年)相逢大梦归。同时,虎年与兔年交节的期间,也算是虎兔相逢。

另外,从上面第三、四张图可以看出,古人书写是从上到下的直排版,天干写在上面,地支写在下面,符合上天下地的自然规律,上面当然叫做“天”啦。所以,写在上面的叫做天干,写在下面的叫做地支。

不知我说清楚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