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知上说,从晚上八点开始,接连五天,每天停电一小时。”

如此平淡的开始。不过,没一会儿,心就开始悬着了,而且越来越紧,甚至能感觉到隐痛。就像乌云在空中一点点聚集、增厚,终于,快结束的时候,一声闷雷,我有点泪奔。

我在读裘帕·拉希莉的《解说疾病的人》。今天读了第一篇《停电时分》,不料读到最后竟然心里决堤,热泪涌流,不禁由衷叹赏。“写得真好。”我马上微信报告陆灏,“完美。忽然明白了短篇小说是怎么回事。”

前几天我写《新“结识”的一位女作家》,分享读董先生推荐的美国女作家科蒂斯·希登费尔德《美国夫人》的心得。其实英文原著和中译本都是早出的了,董先生的文章也是十几年前写的,我后知后觉而已。我在豆瓣上找到一张说是科蒂斯·希登费尔德的照片,黑白,模糊,但找不到清晰的女作家彩色图片。时值今世,这有些奇怪。我只好在文章里用这张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黑白图看上去这位女作家很优雅,而如果是彩图,一定很艳丽。一双眼睛尤其好看。就是名字不太好记:科蒂斯·希登费尔德……

公号发出没一会儿,陆灏的微信就来了:“这张照片似乎是Jhumpa Lahiri。”

不是科蒂斯·希登费尔德?是Jhumpa Lahiri?那Jhumpa Lahiri又是谁?

我尤其不明白:什么时候陆灏对当代外国女作家这么熟悉了?最近换了专业?

他轻易不出手纠错,所以我相信他是对的。“可是也怪,”我说,“希登菲尔德这么一位畅销女作家,百度上我没找到她的照片。”

“你说的作家我不知道,但这张照片我认识,读过她的小说。”陆灏说。看来不是所有的女作家他都认识。“二十年前有人向我特别介绍过这位,所以印象深。”他说。

刷刷刷他发过来几张书影和购书链接,“疑案”迅即告破:裘帕·拉希莉 Jhumpa Lahiri,1967年出生,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其处女作《解说疾病的人》获普利策文学奖,创史上最年轻获奖者纪录,正所谓“出道即巅峰”。另有短篇小说集《不适之地》(2008)、长篇小说《同名人》(2003)与《低地》(2013)及随笔集《另行言之》(2015)与《书之衣》(2016)。

二十年前陆公子读过的裘帕·拉希莉,以阴差阳错的方式来到我面前。今天上午,补购的拉希莉四种中译本都到了:《解说疾病的人》《低地》《同名人》和《罗马日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先读《解说疾病的人》中的第一篇,《停电时分》。不愧是普利斯顿大学的创意写作教授,拉希莉这个短篇作品的结构如此精巧,但又毫无斧凿痕迹,情绪与节奏拿捏得十分到位。张力从一开始就存在,步步为营,渐渐加强,绝无急躁冒失之处。这个故事像一脉横空出世的泉水,水到渠成般地在一栋住宅内蜿蜒流淌了几个停电一小时的晚上。你觉得心中隐隐不安,但又无法抽刀断水。你知道前边一定有断崖,有瀑布,有水落石出的凄美风景,但你猜不出在哪里,什么时候会遇到。你只能容忍眼睛渐渐潮湿,但还是在你最没有防备的时候,断崖到了,你呆呆地在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都顾不上找张纸巾把读书“失态”的痕迹抹掉。

几个小时后陆灏才回复我今天的微信。他说他回顾了一下:“2001年一个美国朋友向我推荐这个作家,读了她的一个英文短篇;04年读到中译本……二十年了,忘了大半,要找出来重新读读。”

有图为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朋友给他推荐的不是《停电时分》,而是The Third and Final Continent,中译本翻成《第三块大陆,最后的家园》。这一篇今天我还没舍得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翻了翻今天买到的拉希莉两个长篇,《低地》与《同名人》。是浙江文艺版,原来是曹元勇他们“可以文化”做的。我随即联系元勇,问拉希莉还有什么新书他们会引进。他说,后面还有《解说疾病的人》和《不适之地》。他说,这个作家的书是我十三年前引进出版的,那时候迷拉什迪,爱屋及乌。他说,《低地》还上过你们晶报的年度好书榜。(是吗?竟然没留意)他说……(嗯,他说的这句话我就不引用了。我犯不着让他得罪那么多出版社得罪不起的当代中国作家们)。

拉希莉的作品三度入选《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年鉴》,评论界认为,她在短篇小说领域里展现出了极高的写作技艺。此刻我想,我们落后的,岂止是芯片与AI,小说技艺我们这边也是落后得古道西风瘦马了。相信吧,这两种技艺其实是相依为命的:这个没有,那个也没有。

胡洪侠/文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胡洪侠夜书房】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