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电影制片厂于 2009年拍摄的电影《鲜花》,表达了一个女阿肯追求阿依特斯艺术的执著和感情世界的起起落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通过女主人公鲜花的人生经历,表现了哈萨克族人民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鲜花执著追求阿依特斯艺术的一生与深厚独特的哈萨克族文化结合,使影片成为一部壮丽的史诗。《鲜花》这部影片是以“鲜花”的人生经历为线索来推动情节发展的。这位性格坚毅、善良聪慧的歌手女阿肯“鲜花”的生活、情感、奋斗经历深邃得像大海,波澜不惊。

她的如泣如诉、悲欢离合的故事既使人潸然泪下,也令人深刻体会到哈萨克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运用了一种文化寓意对故事情节进行结构,整部电影由五部分组成:摇篮曲、挽歌、谎言歌、哭嫁歌、无声。这样组织结构一方面是为了尊重哈萨克族“从出生到死亡,唱着歌来,唱着歌去”的特有的一种生命哲学,另一方面也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井然有序,繁而不乱。小鲜花在爸爸的怀抱里得到百般呵护,可是这只百灵鸟到了五岁时仍不能开口说话,被人戏称哑巴阿肯。爸爸是草原上德高望重的阿肯,他每天为鲜花吟诵诗歌,弹奏冬不拉,小鲜花虽然不能开口学唱,但时时用自己幼小的心灵倾听着爸爸吟诗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