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美术学院秉持“冬查夏展,春研秋赛”传统,于2024年1月开展2023-2024学年冬季期末教学检查。此次教学检查以学院自查、分学科教学研讨会、全校教学检查三阶段进行,历时16天。各院系精心准备,遵循本研贯通培养要求,聚焦课程体系完善与教学质量提升,从专业教育教学特性及需求出发,践行学分制改革,深化“以乡土为学院”的宗旨,推进落实国美作业实施方案,全面呈现优质教学成果。本期带你走进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学检查现场。

2023-2024学年

期末教学检查

涵泳性情·砥砺人格·服务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美术教育专业

美术教育专业以“一法多能、艺理兼修”为教学宗旨,通过整合多元技能与创作经验,拓展艺术教育的应用空间;通过理论和研究辐射图像知识、艺术史观与人文哲思,拓展艺术教育的智识深度;通过面向学校、文化机构、城乡社区、自然场域等的美育实践,重塑艺术教育的精英模式与社会坐标。

此次教学检查中,美术教育专业以《趣味与古物》呈现图像语法能力,通过拆解与比对,探究原作、复制品、自由图像之间的逻辑关联,将鉴赏与价值品位之学落实在学术文本的视觉化工作中,培养学生图文互换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趣味与古物》螺旋导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趣味与古物》地图

同时,以核心课程《社会调研与美育实践》呈现本专业三年级学生于福建宁德(乡土学院)和浙江舟山两地的艺术实践。在福建宁德现场,通过对前汾溪村不同社群的调研,将实践教学与文化建设同构,回应地方诉求,获得对现实深刻的理解,借助在地“深描”生发出艺术创作课题和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程内容结构图(宁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阳噔噔糕》 综合材料 周义 吴文芳 孙雨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汾溪狗志与口述草药史》 文创设计 吴一凡 潘雨弦 王晶

在浙江舟山蚂蚁岛,围绕“叙事”将自我在地感知、故乡情结和陌生经验重构于海岛日常,打通个体对人、事、域、物的感知,最终以“文本”——艺术化、视觉化的图文,形成对岛屿可能性的探讨和陈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程内容结构图(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海》 手工书 王心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上平原》 手工书 卢含蕊

《课案解析与教育实习》展示学生从课案解读、分析制作,到教学现场实践的过程,通过面向杭州中小学校的教育实践,形成知行合一的美育创新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堂教育实践现场 姚嘉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堂教育实践现场 张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堂教育实践现场 曹熹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生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基本功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艺术管理专业

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保持“艺术本体-图像文化-行业观测-政策、制度与社会”的课程序列,让每个学习者与经典、历史、社会保持亲密摩擦。守有情之本,立创新之论,展有为之学。

艺术观念史:文献与阐释

【研究生专业必修课】

授课教师:葛加锋

艺术的发展与观念的变化相始终,艺术观念的历史演进既与艺术实践相关,也与观念自身的话语形态发展相关,还与一定社会的结构相关,本课程以观念史为主要方法,辅以知识社会史考察,探讨艺术观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集中梳理艺术、美、形式、崇高、趣味、风格等概念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的意义衍变,以期为学生提供了学理性思考和批判性对话的基础。

课程知识目标包括:艺术观念的历史性梳理;艺术核心观念的阐释及其生成和影响;艺术实践与艺术观念的辩证理解。

通过课程塑造的能力目标包括:回到原典,强化经典艺术文献的阅读与阐释的能力;重视语境,突出艺术话语生成的社会历史维度,强化情境思维。

画家个案研究

【本科专业基础课程】

授课教师:王犁

通过画家个案研究的训练,解决艺术管理专业的同学,在面对陌生的画家个体时,怎样获得资料、梳理资料,廓画出较为清晰的形状,通过资料呈现个体与时代的关系,作出一个对不熟悉的对象较为清晰的判断与定位。

课程内容

1. 每个同学从自己的家乡出发选择一个研究对象,要利用自己基本专业认识和读作品的能力,发挥艺术史研究中对历史人物的共情之发现,重点关注那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国美老校友。

2. 画家个案研究对象的时间段: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画家,也就是近现代画家。

3. 注意个体的人生境遇、画家的创作水平以及每件作品的时代背景,透过个体的研究去熟悉被历史的尘埃遮蔽的时代,怎样为个体生命作出较为客观的判断。

文化地理考察

【本科专业基础课程】

授课教师:何春寰、李桐

通过文化地理考察,打开艺术管理专业同学面对艺术世界时的视野,在面对一个非现代城市艺术机构时,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艺术内涵、美感养成的历史,以及通过亲身走访和在地交谈,找到一个对根植与自然历史、生态环境的感知判断和定位,及其与现代生活、社会的关联。

近三年通过艺术管理与艺术教育两个专业三年级的三次社会实践,形成了“独山: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典型案例。

课程内容

1. 通过自然现场、历史调研、创作实践的三者联动。

2. 课堂基本理论介绍及理解转化案例报告与分析练习。

3. 以独山村的过去、现在、未来、宗族、文化资产为分组分析主题与方向,组织各组同学运用观察、纪录、访谈、文献调研、田野调查、各种媒材创作、分析、梳理等方式, 练习将学习的理论基础概念与独山村实际案例结合,并转化成分析报告。

实践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程内容结构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程内容结构图

来 源|艺术教育与管理学院

编 辑|王慧乐

责 编|刘 杨

审 核|徐 元 孔令伟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