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今天要讲述的革命英雄与苏轼的这首词一样豪情万丈,他在大西北的广袤土地上谱写了一首传奇的诗歌,他便是壮烈牺牲后被敌人割下头颅,连全尸都没有留下的董振堂。
更令人唏嘘的是,董振堂的长子和父亲一样牺牲在战场,而他的妻子独自带着次子和小女儿在安徽落魄生活,直到毛主席与周总理派人打听到他们的住所,提供生活保障,他们的生活才渐渐好转起来。
从投笔从戎到投奔我党
董振堂从小家庭条件不好,但凭借自身刻苦努力的品质,他还是一路升学,最终考上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军事知识。
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董振堂接触到很多爱国救民思想的书籍,渐渐地受到影响,他深知若继续在学校读书,学的都是一些纸上谈兵的知识,根本无法挽救国家、人民。
所以他决定投笔从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当时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并在1926年升任旅长的职位。
后来发生中原大战,冯玉祥的军队被蒋介石收编,董振堂成为国民党军队的一员,可心怀抱负的董振堂发现自己与国民党军队的救国理念并不一致,这种思想上的不同让他的内心无比煎熬,本想大展宏图拯救祖国的他却被一件事彻底寒了心。
彼时,董振堂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第二十五师73旅的旅长,蒋介石并不重视他们这一支被收编的“杂牌军”,并且下令让他们向江西出发,进攻红军,意欲让他们两败俱伤。
无奈领命的73旅伤亡惨重,被逼退到当时被红色区域包围的宁都,也就是这个时候,董振堂和他的战友们感受到红色思潮,接触到共产党的政治思想,这让他如同找到一束指明前方道路的光。
真正让董振堂打定主意投奔中国共产党的便是史上著名的“九·一八”事变。当时大批国民党部队驻守在东北,日军也将战略目标转向东北地区。面对敌军的蛮横侵略,国民党政府竟采取绥靖政策,将祖国的领土拱手相让与敌人,让无数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董振堂曾说:“战争有胜就有败,但真正让人愤怒的是自己人的不抵抗。”
在1931年12月14日这一天,董振堂在宁都发动起义,带领整个73旅投身红色革命,他带来的士兵人数与装备数量,对当时的工农红军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屡次立功终遗憾牺牲
董振堂一生战功无数,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长征路上他的重大贡献,他所指挥的红五军团肩负着长征全军的后卫工作。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战略转移。路上条件恶劣,爬雪山过草地,还要抵御敌人的追击。董振堂奉命率领全部将士同敌军对抗,为红军长征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我军向西突破三重封锁线的时候,狡猾的蒋介石便判断我军正在将战略部署转移至湘鄂西,若让红军在湘鄂再建立一个苏区,那便对他是一个莫大的威胁,不过他确信湘江这条暗流涌动的大河,便是阻止红军步伐的天然封锁线。
他决定将红军全部扼杀在湘江,蒋介石下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以东地区”的命令,联合五个地区二十五个师的军阀部队,累计动用近三十万人。
董振堂带着负责殿后的红五军团与国民党军队周旋,巧妙利用其党内军阀之间的矛盾,使国民党军队打击红军的任务显得力不从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红军长征的先遣部队顺利渡过湘江。听到这一消息的蒋介石怒火中烧,严厉斥责参加战斗的国民党湘军、粤军与桂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