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系统形成了北有哈尔滨、南有景德镇的直升机两大生产基地格局,而唯一的国家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则布局于景德镇。

这座历史名城真的“火了”!

整个春节,景德镇的各大景点、市集一直都是人头攒动、停车场一位难求的景象。数据上看更为直观,2023年景德镇全年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50%,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65%。

而在夜珠山、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等“出圈”的陶瓷文旅IP外,另一个相对小众的景点也吸引了诸多游客的注意。那就是被列入国家级4A景区和江西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江西直升机科技馆,它成了景德镇的另一张科技名片,该馆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这是“千年瓷都”的另一种打开方式,景德镇不仅只有陶瓷,还因为航空产业,而享有“中国直升机的摇篮”美誉。

在过去几年,景德镇先后获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直升机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军民融合试点城市、江西省第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等一批金字招牌,以及江西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区域。

据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介绍,近年来,该市把航空产业定位为“3+1+X”特色产业体系(即陶瓷、航空、精细化工和医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其他优势产业)中的主导产业之一,聚焦高附加值航空配套、直升机及通航、无人机及eVTOL等三大赛道,全力打造“制造与运营相融合、总装与配套为一体、航空企业集中连片发展”的航空产业高地。

其中,2023年,景德镇航空产业营收突破400亿元,占江西全省的半壁江山。

中国直升机的摇篮

景德镇的航空产业以直升机赛道为主,在这个细分领域上耕耘了近60年。整个产业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1969年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热潮中,这座古老的城市由此与现代直升机产业结缘。

陶瓷和直升机——两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产业,开始在景德镇并向前行。

1969年底至1970年初,一支由2000余人组成的直升机产业大军,拖家带口,浩浩荡荡,从北国冰城哈尔滨一路南下,顶风冒雪,辗转来到景德镇。

靠近黄泥头的称之为国营昌河机械厂(现为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昌飞”),靠近湖田窑的称之为602所。与此同时,受命南迁景德镇的还有乐河机械厂(以下简称乐河厂),乐河机械厂设在乐平的两个山洞里,景波机械厂设在鲇鱼山镇山脚下。

“三厂一所”构成了景德镇直升机产业的雏形。在航空工业系统,从此形成了北有哈尔滨、南有景德镇的直升机两大生产基地格局,而唯一的国家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则布局于景德镇。

起步阶段的景德镇底子薄,困难多,最初连模具、型架等工装都捉襟见肘。在这种环境下,“三厂一所”的广大干部、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还一直坚持在“直6”、“直7”、“直8”三大项目的研发一线。

研制过程一波三折,充满了变数,研发人员在失败中积累技术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1977年末,昌飞试制成功直8主起落架;1978年试制出尾梁等6个部件;到1979年,已累计完成零部件试制5966种,装出部件13个,01架静力试验机组装条件已经具备。”为了及时协调解决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问题,602所派出了跟产队,每天乘坐通勤车来往于昌飞,这一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在行业内传为佳话。

1985年对景德镇直升机产业来说,是关键的一年。

这一年,经过厂所以及各协作单位长达10年的不懈努力,直8终于在吕蒙机场腾空而起,成功首飞。直8的研制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自行研制的型号设计定型并生产装备部队的历史。因此,直8被称作602所和昌飞人,乃至整个国产直升机工业战线的“争气机”。

之后,直8在许多重大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直8当时作为部队的军用运输机,参与抗震救灾人员和物资的运送。这是它第一次以应急救援的角色进入公众视野。2009年10月,首批8架直8WJS列装武警森林消防,在后来云南安宁等全国多地的森林灭火中出色完成了任务。

以602所为代表的“三厂一所”,也成了推动国产直升机型号研发的“领头羊”。在他们的努力下,1994年12月,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轻型直升机——直11首飞成功;2003年4月,我国第一款专用武装直升机——直10首飞成功;2010年3月,我国第一款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首飞成功;2010年11月,我国第一款轻型民用直升机——AC311直升机首飞成功。

602所因此被业界誉为“中国直升机的摇篮”。该所不仅先后设计研发了直8、直11、直10等多个平台产品谱系,满足和支持了昌飞的发展,还研发了直9、直15、直20等多个平台产品谱系,满足和支持了哈飞的发展。由该所担纲制定的《2030年直升机型号发展规划》和《2030年直升机技术发展规划》,成为我国直升机产业科学发展的纲领和指南。

随着产品谱系的扩大,直升机产业规模也在快速增长。昌飞的产品目前广泛运用到部队装备、应急救援和通航领域,2019年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

“低空经济”新赛道

直升机产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覆盖了几乎所有工业门类,以及机械工业的所有工种,集成近百种科学和千余项技术,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特点。

随着昌飞、602所主机厂所的快速发展壮大,景德镇开始以直升机产业为基础,向外延伸,吸引越来越多的整机与零部件企业在此投资兴业。

在顶层设计上,景德镇将航空产业作为“3+1+X”主导产业和景德镇高新区首位产业,先后编制了《景德镇航空小镇建设规划》、《景德镇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规划》、《景德镇市全域航空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航空产业。

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景德镇将加快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促进“军转民、民参军”,丰富拓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短途运输、通航培训等业态发展,推动航空产业强龙头、补链条、成集群。

具体来看,景德镇正在从产业、服务、融资、人才、交易五个方面,推动“低空经济”新赛道的发展。在产业平台上,景德镇累计投入百亿建成12平方公里“航空小镇”,以浮梁通用机场为核心,规划建设2.8平方公里“低空经济产业园”,高新区建成100万平方米航空标准厂房、全省最大电镀集控中心、2400亩军民融合产业园,无人机产业园加快建设。

在服务平台上,景德镇以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为契机,建成以飞行服务站为核心的通航协调运行分中心,拥有1座4C级民航机场、3座通用机场、10多个起降点,携手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江西省计量总院等单位,打造全国性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抢占无人机产业高地。

针对融资,景德镇联合省国控设立50亿元产业发展母基金,成立景德镇航空产业投资公司,设立5亿元无人机产业基金,通过产业资本推进招商落地。

围绕人才培育,景德镇先后引进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设立研究院、产学研用基地、制造分院,加快引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设立创新机构,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在交易环节,景德镇建成全国最大的无人机展销中心,连续举办“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推动龙头+配套、场景+市场、项目+资本“三个对接”。

目前景德镇已积累航空相关企业105家,其中投融资平台1家、通航运营企业2家、制造企业102家,形成了以昌飞公司、直升机所为龙头,以江直升机、景航锻铸、昌兴航空等企业为骨干,涵盖直升机及无人机研发、制造、通航等完备的航空上下游产业链。

本文源自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