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在中南海隆重举行。其中,有一位特别的人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他就是李逸民,此次授衔被授予少将。

看到李逸民的军衔后,有一位战友为他打抱不平,对他说:“你的资历够深,不应该只评了一个少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逸民却回答道:“我离开部队已经有22年了,评个少将已经不低了,我有什么资格向党争名夺利呢?”

为什么他离开作战部队22年还能被评为少将?战友又是为什么说他资历够深呢?

青春年少 奔赴黄埔

青春年少 奔赴黄埔

李逸民,原名叶书,出生于1904年浙江龙泉的一个小山村中,他自小成绩优异,12岁就进入了私塾进行学习,1922年又考入了上海大学文学系。

1925年,受到先进思想影响的李逸民参加了“五卅”运动,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中。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深感革命的不易,于是毅然投笔从戎,放弃大学学业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了第四期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黄埔军校的时候,有一个代表国民党右派的学生组织,叫“孙文主义学会”,李逸民的副连长恰好就是这个学会的忠实簇拥者,整天给他宣讲,让他加入。

李逸民就是一个“新兵蛋子”,他不好拒绝副连长,就假装愿意加入,让副连长给了他一些表格,他填完再送过去,副连长不疑有他。

接着他拿着表格就去找了自己的班长,班长性子耿直,不在乎派别。李逸民就对班长说:“班长,你要不要加入这个学会?加入一个人给你5块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班长听了当时就火冒三丈:“我就值5块钱?为了革命我才来黄埔军校的,你们就这样对我,你等着,我写信告诉蒋校长去!”

李逸民又假装尴尬地说:“这个是副连长要求的,你不愿意就算了。”

校园中就有了“加入孙文学会得5块钱”的传言,同学们议论纷纷,认为5块钱就想拉帮结派也太痴心妄想了。

就这样,“孙文学会”的人也不敢拉人入会了,李逸民也顺利逃脱了副连长的纠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中,李逸民带兵冲锋陷阵,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党组织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于是便询问他是否要加入共产党。

李逸民则对党组织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原来他在大学求学时,就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受到了红色思想的熏陶。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集团接连背叛革命,更是发动了“412”政变,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逮捕和屠杀,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宣告失败。

李逸民对国民党背信弃义的行为非常愤怒,同年8月,共产党人在南昌进行武装起义,他身为国民革命军中一个师的教导员,果断带领整个教导队参与了起义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昌起义失败后,“白色恐怖”愈发严重,李逸民只好将革命工作转移到地下,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1928年,李逸民的工作被国民党反动派发现,他当即被逮捕入狱。审讯人员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没能撬开他的嘴,只好将他关进监狱,还给他戴上了重达15斤的镣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受尽苦难,但李逸民从未放弃对党的信心,此时的他还没有想到,他会在监狱里度过漫长的岁月。

笔耕不辍 坚持学习

笔耕不辍 坚持学习

李逸民被关押后,国民政府判处他“无期徒刑”,将他关进了上海漕河泾监狱。

监狱的生活非常差,不到10平米的房间要睡8个人,采光通风极差,而且不能出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臭虫、虱子和老鼠到处都是。

监狱为了不让他们这些“犯人”好过,给他们吃发霉的饭菜,狱卒还会动手打人,有不少同志被恶劣的生活条件夺去了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改善这种待遇,李逸民多次组织斗争,还在报纸上刊登了监狱克扣囚粮的消息,可监狱仍不为所动,将他们镇压了下来,还把李逸民吊在柱子上毒打。

好在为了平息这场风波,监狱伙食进行了一些改善,并且答应“囚犯”可以每月洗一次澡,斗争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监狱中的政治犯不少,其中许多是共产党人,李逸民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其他同志秘密成立了党支部,他担任党支部委员。

李逸民曾对狱友说:“共产党员不应该放过任何一个宣传党主张的机会,要让别人知道共产党人是无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狱卒的严刑拷打,李逸民始终保持着共产主义者的乐观。

他的表哥对他很关怀,每月都为他寄来20多块钱,他除了自己买书的费用,其他的全都上交到党支部,他只吃一些咸菜。每当买了日用品,他也会分一半给没有经济来源的同志。

他在苏州监狱关押的期间,常常拜托表哥为他买书,仔细研究了各朝代农民起义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还对每次起义的数据做了表格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他还想方设法了解外面的世界,监狱里不通消息,唯一能送到的报纸是全英文的《密叻氏评论》,但他不会英语,就让表哥为他带来一本《英汉词典》对照学习。

每当在报纸中看到一点红军的消息,他都激动万分,还在地图上标注好红军长征的位置。

李逸民就这样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成了有名的文化人,就连狱卒有什么问题都要来请教他。他也因此争取到了不少狱卒,得以在暗中送信和买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押在监狱中的十年,李逸民从来没有放弃学习,他还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仔细研究了考茨基的《资本论解说》等著作,深化了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可监狱的采光很差,灯光又十分暗淡,读书十分费力,等李逸民从监狱中出来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高度近视。

李逸民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在监狱中学到了许多东西,监狱真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其中我写下‘劝君莫为青春惜,好见花开满地红’这首诗,既是劝导,也是自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共中央要求释放政治犯。李逸民在党组织的营救下终于得以出狱,他心潮澎湃,马上奔赴延安。

马不停蹄再次投身革命

马不停蹄再次投身革命

李逸民到达延安后,中央认为他在狱中表现坚定,让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进行学习。一年后,又担任了抗大政治教员、政治部党务科长等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抗大总校迁移到太行山地区后,李逸民担任抗大第三分校的政治部主任,为干部的培养和党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协议。1946年1月,停战协议正式生效,时任我方参谋长的罗瑞卿认为李逸民智勇双全,让他搞军调工作,授衔上校。

李逸民的任务就是与蒋介石方面的官员周旋,推翻我方代表被美蒋代表灌醉时候签下的两个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任务可不简单啊,李逸民决定先拖着,谁知没过几天就出事了。美方代表汉夫和国民党代表马庭钰自作主张探查我军游击队的情况,被当做敌人打伤。

美蒋双方十分生气,李逸民暗中思量,想出了一个好对策,拿上两瓶酒和一对银咖啡杯就去找了汉夫。

汉夫酷爱美酒,十分高兴,还对李逸民说:“谢谢你李代表,我会将这对杯子带回美国去和我的妻子一起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逸民则说起我方代表被灌醉才签下那两个协议的事情,没想到汉夫顾左右而言他,岔开了话题。李逸民又说道:“我怎么知道是不是你们拿着我方代表的手签的协议呢。”

就这样说了两个小时,汉夫不耐烦地说:“吵了那么久都没出结果,这样吧,我回去打个报告给北平,从此不再提这两个协定,其他的以后再说。”

就这样,李逸民机智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化解了两方之间的矛盾。

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协议,解放战争开始后,他被任命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为东北根据地的巩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李逸民被评为少将,他说:“我的军衔已经不低了。还有许多牺牲的同志,我的功劳还没有他们大,还有这样优厚的待遇,我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退休后,李逸民仍然笔耕不辍,他写了许多有关革命的稿件,总结了许多革命的历史经验。晚年时,他还学会了绘画,技术十分高超。

80年代后,李逸民的身体越来越差,最终只能在家休养了。每当有人来探望他,他都会关切地询问各方面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常教育青年人:“不要总是谈个人享受,共产党人应该把人民群众放在自己的前头。

1982年6月,李逸民因病去世,享年78岁。他的一生忠于党,忠于革命,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结语

结语

李逸民在十年牢狱生活中,坚持学习,不断进步。他的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在逆境中,李逸民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他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以期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逸民的革命精神和他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所做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人生历程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宝贵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辈致敬,学习他的精神,继承他的遗志,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