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困境一般针对的是有道德的人,之所以人们会有这种困境,原因在于人们无法接受一件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认知,反之,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道德层面的问题。即使是我们很大程度上尊重规则,那些整天拿规则说事情的人,也会不自觉地用道德来提高自己,这样做并非真的是为了道德,因为道德一定程度上引发的问题并不比破会规则轻松的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人渣》就是一部可以让人们陷入到的困境的影片。七十年代的英国有着很多青少年劳改中心,它也被称为教养院,这些教养院收容的孩子们大多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犯罪行为,而这些犯罪行为本身无法用成年人的刑罚来惩处,于是,教养院变成了一个过渡机构,一方面,它承载了监狱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养院对于被收容的孩子来说,还有一种规范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本该承载着某种过渡作用的教养院,却成了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因为这里的管教人员并没有精力以及兴趣对于曾经犯错的孩子们循循善诱,有的只是暴力和服从,他们需要的并不是一个人格上更加趋向于普通人的孩子,而是一种命令与服从,那些反对者们即使是他们没有犯错,也同样会受到惩罚,这是教养院的内部逻辑,但这样的逻辑并不被人接受。影片主要讲述的是破坏规则的人被惩罚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渣》的主要人物是一个被培养起来的工具人,主人公是一个男生,但最后却成为了教养院的孩子们当中的说一不二的权威人物。他的成长史并不是逐渐的建立威信的过程,而是被教养院的管教们授意,不断地执行对于教养院的其他人进行精神和肉体折磨的过程。通过这个男孩的成长史,教养院的黑历史也被发掘出来了,在整个七十年代的英国,教养院的存在被认为是一种耻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影片探讨的是教养院的罪恶,但是这种罪恶本身产生的原因在于教养院的特殊性,一方面,这里的孩子们不比成年人,成年人可以有专门的监狱作为一个暴力机构来强制规范他们的行为,但是对教养院来说,他们面对的是一群身处青春期的孩子或者是不满青春期的孩子,面对他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感化教育?这是难题。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耐心去探索更多的交流方式的,而在全世界范围内,用感化教育的方式去对待这些人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因此,对于那些管教来说,他们的行为并没有超出界限。你可以说他们是冷血的,说他们是邪恶的,但是却没有任何的法律法规规定他们可以有别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我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的原因在于教养院收容的孩子们应不应该用普通孩子们的对待方式去对待?本片当中有这样一句对话,一个人畜无害的小孩总是嚷嚷着自己不明白为什么会被送到这里来,旁边的小孩答话了,因为你杀了另一个小孩。这就是原因,这就是他们不同于一般的小孩的原因,试问,这样一群小孩,如果还是用一般的教育小孩,感化小孩的方式去对待,那么有意义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将这些小孩们视为一种耻辱,视为一种毒瘤,视为一种负担或者是没有人格的人而可以肆意侮辱,只不过是让我们的道德困境赤裸裸的摆在我们面前。当我们强调人权,强调尊严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被凌辱,然而当我们对于这些孩子更加悉心照料的时候,那些被这些孩子伤害过的孩子呢?他们是不是也该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到困境的形成在于人们无法接受很多事情难以两全的局面,既要有要还要的思想本身就是自私的,教养院需要的是教养,但作为一个准监狱,它也需要秩序,如何规范秩序,如何约束管教的行为这才是解决问题得根源,一味的对于这些孩子采用更加柔和的方式对待并不是一个高明的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片所探讨的问题其实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实际上是有问题的,问题产生后会展现在表面一部分,而根深蒂固之处还有另一部分,然而当人们的关注点全部集中在表面的时候,那些根深蒂固的问题就没法浮出水面了,这个时候,看似解决了表面问题,实际上的问题却依旧存在,他还是会换一副面孔出现,至于什么时候出现,那就看心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德困境在于人们无法接受事情的两面性,如果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收益与代价共存的局面,那么道德困境本身就不是困境了。社会矛盾的两个面都是相互依存的,同时也是相互对立的,如果只要求一个面强行消失,那么等他真的消失后,另一个面也就不复存在了。矛盾只能化解,如果要彻底的根除矛盾,矛盾只会转化为另一个更加隐秘的矛盾。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