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春节期间,回家过年,看到了老家农村的这番荒凉情景,一时感到非常心酸,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老家农村本来除了村民的居住地以外,应该都是非常好的旱涝保收的农田,老家虽然是山区,这农田非常不规整,奇形怪状的,有大有小,但是都是高产农田。

过去这些农田,冬春季要么种小麦要么种油菜,夏秋季要么种水稻要么种玉米,家家户户都种得非常认真,每丘农田的庄稼生长得非常茂盛,都是高产田块,若是有一块田,庄稼生长不好,村子里的人都会指指点点,田主人是非常难以为情的,势必来年要种得好些。

那个时候,田野上看不到一块空闲的农田,更没有长满野草的田块,若是有小小一块土地被荒废了,是奇耻大辱的事情,田主人必然在村里会被人家嘲笑谩骂,抬不起头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现在村子里的田野上,只有零星的小块农田在夏秋季种植水稻,稻谷收割后,稻兜子已经腐烂了,成为冬闲田,在过去是没有冬闲田的现象。

放眼望去,只有星星点点的油菜田和农户的菜园子,除此之外,见不到一丘田的绿色的小麦苗,到处是枯萎的野草和荆棘蓬子,失去了往日田园景色。

在老家农村,冬春季农作物以小麦为主,油菜为辅的,现在,田野上看不到有一块农田的小麦苗,只能看到一些老人种的一点点油菜和自食蔬菜,其它的除了枯萎的野草还是野草,再看不到其它的农作物了。

为什么农户只种小田不种大田?因为,现在农村只有一些留守的老人种田,再没有其它的人在种田,一般家庭里,只有一两个老人长期在家生活,口粮只需要那么多,粮食种多了老人够吃有多的,卖粮又不值钱,所以,留守的老人为了好管理,只选择面积小的田块耕种,够自食口粮就足够了,其它的大面积的农田,这些老人因年老体弱,种不了那么多土地,只好任其荒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这些优良的农田被荒芜呢?过去村子里常住人口有几百人,现在村子里,只剩下60岁以上的二三十个老人,这些老人只种他们自己食用的口粮田,其它的土地他们是无法耕种的。

村子里鼓励村民把承包土地流转出去,村子里根本无法吸引种田大户进村包田种,这些好田好地村民送给人种,都找不到种田的人,所以,这些优质的农田无人耕种,只能撂荒了。

现在农村,年纪大的农民种不动农田耕地了,80多岁90多岁的老人,一旦不能种田耕地,生活不能自理,要么被子女接进城里去养老,要么把一个亲人回家照顾老人,直至寿终正寝止,家里的承包土地全都是荒芜的,无人接手耕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0后”的人还有一些老人,目前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进城打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在老家农村耕种自己的口粮田,也不想多种土地,一来老人自已身体有限,二来粮价低,卖粮会亏本,因此,他们都不会多耕种土地。

“70后”的农村人,他们能种田,只因种田不赚钱,不能养活自己和养家糊口,毫无办法地背井离乡,进城寻求活路,挣钱养家糊口,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因此,家里的承包土地,因家里的老人大多都过世了,即使还健在,老人因年龄高了,无法下地干活,承包土地无人流转,只好撂荒。

“80后”的农村人不想种地,这些人种田耕地虽然是生手,但毕竟了解农业,在老人的指教下,种田耕地还是可以的,但是,因种田耕地不能养家糊口,因此他们不想种田耕地,只能选择进城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后”的农村人,他们根本不懂种田耕地,即使让他们在家务农,没有相当长的时间,在老人的指导下,才能在农村老家种田,但是,他们可以说没一个人能愿意留下来务农。

“00后”的农村青年人,看到农村这种荒凉落后的情景,根本没有心情留在农村,甚至过年过节,都不愿意回农村看看,对于种田耕地是一窍不通,根本缺少农业基础常识,并且对务农却是嗤之以鼻,不闻不问。

谁来种地”的问题,目前是一个严谨的问题,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亟需快速破解,否则,我国的粮食安全真的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候了,刻不容缓,正需要快速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留言区里交流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