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剑,《中国公民读本》一书主编;即将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主编。

进入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党中央连续四年发的一号文件,都与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有关。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乡村振兴,需要推进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不然,乡村振兴也难以持续。

当下的中国是过往中国的接续。由此联想到上个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 一批中国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的先驱所做的工作。比较代表性的有晏阳初河北定县试验,梁漱溟山东邹平试验,陶行知晓庄师范实验,黄炎培昆山试验,卢作孚泸州新教育试验。而晏阳初持续十年的定县实验,则最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晏阳初所领导的教育和乡村改革试验,就其规模之宏大、历史之长久、组织之严密、计划之周详、参加的教育与农业等专业人员之众多,以及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的深度与广度来看,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对当下推进的乡村振兴,乡村融合,有着十分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晏阳初的贡献

晏阳初1890年出生并成长于四川巴中。父亲晏美堂是位私塾先生,后受聘到福音堂教习中文。晏阳初才有机会接受西式教育,并接受了基督教洗礼,从此笃信一生。

1916年夏,晏阳初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入耶鲁大学政治系。当时耶大政治系的台柱是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即美国第二十七任总统。此时,卸任后的塔夫脱在母校耶鲁担任宪法法律讲座教授。作为曾是叱咤风云的美国总统,塔夫脱平易近人,毫无架子。有一次上课,他迟到了10多分钟,一进教室就地向大家道歉。这让晏阳初感触很深。晏阳初体会到的是,民主需以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为根基。这也促使晏阳初去思考,中国自古就有“民为贵,君为轻”的传统,可为什么一般人就不能奉为习惯呢?晏阳初通过中国大陆、香港,美国三种社会的对比,提出了中国的落后,在于教育落后,民智不得开发的观点,要振兴中华民族,必须要从开发民智入手。

1、平民教育始自法国战场华工服务

一战期间,先后有约15万名华工赴法。由于语言不通导致沟通障碍,华工罢工、恐吓事件都时有发生。 1918年6月,晏阳初赴法国担任战场华工服务中心干事。当时晏阳初所在的法国布朗有5000多名华工,无法与家人联络是他们最苦恼的事情。晏阳初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代写代读家信。并创办了华工识字班。四个月后,35人完成课业,能够运用所学的一千余字写信。当地华工大感惊奇,纷纷前来参加。识字班成功后,1919年1月15日,晏阳初发起基督教青年会《驻法华工周报》创刊,并亲自为《华工周报》撰文,他首次将“三C”——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苦力(Coolie)——合在一起,儒家的豁达、耶教的博爱和对劳工的同情融为一体,道出了他一生持之不辍的信念。

2、定县实验

1920年,晏阳初回国,先后辗转19个省,得知当时中国约有85%人不识字,晏阳初定下“除文盲,作新民”的口号,并创造出独特的平民教育思想。

晏阳初的工作,就从“除文盲”开始。他首先从中国众多的汉字中挑出1000个常用的,编成《平民千字课》作为教材,然后分别在长沙、武汉、嘉兴、烟台等地组织大规模的市民识字运动,比他小三岁的同龄人毛泽东也是其中的义务教员。

1923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正式成立,晏阳初被聘任为总干事。

1926年8月,晏阳初选取直隶定县(今河北定州)作为试验区推行平民教育运动及农业科学普及。1929年举家迁居到河北定县东亭镇翟城村,一住就是近10年。在定县,他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同仁们,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实验,或可称为初级版的“乡村振兴”计划。史称“定县实验”。这也是中国20到30年代,乡村建设最具影响的实验。

晏阳初从国民性的角度,把当时中国人的问题概括为 “愚、穷、弱、私”四大病症。

愚:缺乏知识,绝大部分目不识丁;

穷:中国人的生活处于生死线上;

弱:现代医疗,公共卫生根本没有,人们的身体弱小,听天由命;

私:自私,不团结,不合作,缺乏现代公民知识的训练。

为此,“定县实验”提出以“四大教育”进行根治:

以文艺教育培养知识力,主要措施有推广平民文学、平民艺术、农村戏剧等三项,解决农民“愚”的问题;

以生计教育培养生产力,包括农民生计训练,向他们传授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合作组织,改良动植物品种,提创手工业和其它副业等解决农民“穷”的问题;

以卫生教育培植强健力,设立县级卫生保健机制,普及卫生知识,养成卫生习惯,开展传染病防治,解决农民“弱”的问题;

以公民教育培植团结力,通过合作精神的教育和公民知识的传授,解决农民“私”的问题。更高的目标,“在于灌输程度较高的公民常识”,使得乡民也可以拥有公共意识,参与公共管理,为中国乡村的民主改造奠定基础。

但教育不能孤立存在,必须与建设结合。教育为建设服务,建设反过来促进教育。“定县实验”的关键词是建设。比如品种的改良,灌溉工具的改良,棉花购销合作社的组织,乡村保健室的设立,而教育则蕴涵在这些建设工作之中。

通过上述四力(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培养,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而上述“四大教育”是通过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三大方式”统筹进行。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

定县实验持续了十年,取得丰硕成绩。如提高当地居民识字率、提升卫生保健水平、改良农作物等。1980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定县是全国唯一一个无文盲县。定县实验推广种牛痘,1934年全国天花流行,各地有大量人员死亡,而整个定县只有两人发病。1936年,定县天花零发病率,这在当时是全国唯一。

3、乡村改造走向国际

抗战爆发后,晏阳初又转战湖南、四川,后在重庆北碚的歇马场落脚,创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以定县实验为基础,同时开辟“华西实验区”。湖南、四川,又是十多年。

“华西实验区”时期,晏阳初及其领导的平教会开始进行“土改”试验,以和平的方式从地主手中赎买土地分给农民。后来台湾的土地改革,直接借鉴了平教会在大陆的土改试验。而台湾土改被认为是世界学习的典范。

抗战期间,当盖罗斯福总统发表人类四大自由(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免于恐惧)时,晏阳初指出“人民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尤关重要。这第五项自由是前四项自由的基础。国际著名学者非常赞赏晏阳初这“第五项自由”的提法。1945年联合国正式成立,其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基本教育计划就是渊源于此。

1952年,晏阳初受平民教育运动国际委员会委托,前往东南亚、中东各国访问考察。他最终选择了菲律宾来实践其平民教育的国际化。他认为:中菲两国历史文化背景完全不同,乡村农民的苦痛却没什么两样。“定县实验”对菲国农民有对症下药的感受。他先后协助菲律宾实行乡村改造三年计划,并协助亚洲的泰国和拉丁美洲的危地马拉、哥伦比亚成立乡村改造促进委员会。

1967年5月,“国际乡村改造学院”在马尼拉南郊成立,晏阳初将四十年珍贵丰富的乡村改造经验贡献给世界各国,他说:这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又一项新贡献。今天,世界乡村改造运动正以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为中心,与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地的乡村会形成了一个网络,随时交流经验与技术,推动第三世界的乡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不断前进。

1990年,晏阳初在纽约去世,享年100岁。

从1918年在一战战场的华工营,到1990年在美国纽约去世,70余年,晏阳初只做了一件事,即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

二、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

晏阳初所从事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活动,在国际国内均产生了广泛影响。

1938年,在延安的毛泽东说他对晏阳初“以宗教家精神努力平教运动,深致敬佩”。

1943年5月24日,时值哥白尼逝世四百年纪念日来临之际,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及南美洲等西半球各国几百所高等学术机构决定在纽约集会,组成委员会评选出在不同领域对现代世界作出革命性贡献的十人进行表彰。为了让受表彰的人士能亲自到纽约出席接受荣誉,评选范围仅限定为当时在美洲大陆内的各国人士。而晏阳初受国民政府之邀,参加了“战后问题中国研究小组”,当时正在美国开会。由于晏阳初在平民教育方面所做的贡献,晏阳初最终得以入选。并与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哲学家杜威、汽车工程师福特、飞机发明家莱特兄弟等一同获得这份荣誉。晏阳初是其中唯一的亚洲人。

给晏阳初颁奖词写道:“杰出的发明者,将中国几千文字简化且容易书本上的知识启迪给以前万千不识字人的心智;又是他,伟大人民的领导者,应用科学方法,肥沃他们的田土,增加他们辛劳的果实”。

这一荣誉虽是给晏阳初个人的,但正如晏本人所说,这是给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是对其自1920年以来在动荡不安的中国开展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工作的嘉许。对于当时仍处在艰苦抗战中的中国而言,晏阳初获得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于晏领导的平教事业的肯定,也反映了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

定县实验得到国民政府民政部肯定,并将晏阳初的经验向全国推广,设立了乡村建设育才院,在中国各省划出一个县进行乡村教育试点。期间先后成立了定县实验县、衡山实验县、新都实验县和华西试验区等乡村教育实验区。

1945年秋,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全国民众教育委员会,聘请晏阳初为主任委员,并要求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南京设立办事处,以便与教育部随时联络。

1945年11月,联合国文教组织在巴黎举行首次会议。此次会议以中国平民教育经验为蓝本,制定了文教组织基本教育计划,以在世界未开发地区推行基本教育,以扫除文盲、灌输基本教育为目标。

解放后我国备受国际推崇的赤脚医生制度,广受国内NGO采用的参与式社区工作方法,以及国务院扶贫办近些年的“整村推进”计划,联合国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为消除贫困所作的努力,都可以看到“定县实验”的身影。

晏及其同仁在国内开展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事业已然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并影响世界。

1955年10月,美国《展望》杂志发表文章将晏阳初列为当代世界100位重要人物之一,并尊称他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

1967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授予晏阳初最高平民奖章“金心奖章”;

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为晏阳初颁发“杜绝饥饿终身成就奖”,赞誉他“六十余年来,为杜绝第三世界饥饿和穷困根源,始终不渝地推广和开拓着一个持续而综合的计划”。

1989年10月25日,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致电晏阳初,祝贺晏99岁寿辰,贺辞中称:您一生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平民,给了众多美国人极大的鼓舞。通过寻求给予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以帮助,而不是施舍,您重申了人的尊严和价值。我对您通过给予平民更多的自由和机会来帮助他们摆脱贫穷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您已使无数人认识到:任何一个人不只是有一张吃饭的嘴,而是具备无限潜力的、有两只劳动的手的、有价值的人。您是我们人类的颂歌,是你们同行的楷模。

在中国国内,晏阳初曾一度受到曲解并完全淡出人们的视野。直到1985年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出面,邀请晏阳初回国访问,并给予重新评价,恢复了他的“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平民教育家、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家”的历史地位。1985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会见了晏阳初并称赞他“一生从事平民教育矢志不移,对中国和世界做出了贡献”。

图|巴中晏阳初博物馆

2017年,领导人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到,“我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对晏阳初的试验就作了深入了解,晏阳初在乡村开办平民学校、推广合作组织、创建实验农场、传授农业科技、改良动植物品种、改善公共卫生等,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

今天,在河北定州,四川巴中市、重庆市北碚区都设有晏阳初纪念馆、或者博物馆。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陆续出现的一批青年志愿者,作为新一代的乡村建设者,他们以“晏阳初”命名自己的乡村建设基地,表明晏阳初的事业在他的祖国、故土有了继承人。

三、四点启示

晏阳初推行的乡村建设,对当下中国,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呢?

1、启迪民智仍是当下中国迫切任务

100多年前,梁启超作《新民说》,他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新政府、新国家。在晏阳初看来:一切问题自人而生。今天中国,“人的建设”工作还远未完成,还没有完成从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向现代社会转型,“愚、穷、弱、私”等仍然在中国农村随处可见, 民智尚未全然开化,民力没有得到足够发挥。人民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特别是免于民主无知的自由还广泛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的建设更是任重道远。

启迪民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当下中国重中之重。乡村民智大开,文化建设加强了,乡村自然焕发出文明新气象;国民民智提升带动整个国家文明程度提升,无疑对全球也是福音。

2、“四大教育”具有强烈现实性品德

晏阳初提出的“四大教育”仍然具有强烈现实性品德。例如,四大教育中卫生教育提出的普及卫生知识,养成卫生习惯,与当下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的健康生活方式高度契合。而公民教育更十分稀缺,迫切需要补课。

3、乡村建设精神有着重要借鉴价值

晏阳初提出乡村建设必须要有团结精神、实干精神、创造精神、忠诚精神、战争精神、拼命进取精神、百折不挠精神、自由独立精神、不可征服精神和廉正勇勤精神等,对于推进当今的乡村振兴和农村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4、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晏阳初乡村改造所体现的一种广泛、持久、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更是当下宝贵财富。当下这个时代,特别是读书人中,发现问题的人很多,解决问题的人太少。晏阳初的乡村改造,它能够超越其所产生的时代,而对中国现代教育与乡村建设产生持续的影响,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来源:常态发展公众号)

图|晏阳初推行国际平教事业足迹所到之处

参考文献:

1、专访晏鸿国——“话说平民教育家晏阳初”,书翻千秋史2018,2023-02-10 。

2、人生为一大事来——平民教育家晏阳初,《人物》,2008年3月3日。

3、任文静,“晏阳初:在世界黑暗之处点亮一盏灯”,炎黄春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