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文/3912字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编 者 按

随着全球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水产养殖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为了更好地了解水产养殖的现状、趋势和挑战,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并编写了本系列报告。本系列报告分析了当前部分热门水产养殖品种的养殖规模、饲料市场、苗种市场、行情走势、新兴预制菜市场发展等方面,我们希望本报告能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以来,生鱼因行情暴涨被打上了“暴富鱼”的标签,最高峰时单斤利润达到6.9元,从而被广大养殖户和资本追捧。在过去的8年时间,生鱼养殖量迅速飙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生鱼养殖总量70-80万吨,全国饲料销量80-90万吨;与此同时,酸菜鱼等单品市场爆发,带旺了生鱼加工厂的火速发展,目前全国生鱼加工厂三四百家,加工比例达到30%。

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同步暴露了行业匹配度短板,价格波动成为检验这个匹配度的“晴雨表”。龙年春节期间,生鱼行情再次遭遇寒冬,并没有因为即将跨越兔年而获得突破,“破八”也许是一件艰难的任务。目前生鱼存塘量仅次于去年同期(注:去年同期历史存塘量最高峰),养殖单斤亏损1-2元。近年来生鱼行情的起伏轮回,从以往的“三年一坎”缩短为“两年为一个周期”,并且价格波动愈发激烈,有业内人士因此戏称:“养这条鱼需要一颗强壮的心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首2023年,生鱼产业链从价格、养殖、饲料、加工都经历了一轮大洗牌,危机并存。业内资深人士透露,2024年乃至到2025年,洗牌还将继续,在生鱼行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谁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行业将如何调整?养殖户期待的“暴涨行情”何时能够到来?

从一塘鱼爆赚百万元,到超八成养户亏本

从2022年10月开始,生鱼价格从当年9月历史最高的“山顶”持续走低,尽管在2023年国庆前夕经历了昙花一现的一次暴涨过程,但养殖端已经深陷亏损达到10个月之久,粗略统计单斤亏损1-2元,每塘鱼动辄亏本20-100万元。据粗略统计,2023年只有不足两成的养殖户能够保本或略微盈利。

据了解,目前广东生鱼塘头统货价“触八”困难,老鱼价格优势不明显,“性价比更高”和“不那么傲娇”的大规格温棚鱼则更加受到流通商和鱼中的青睐,近期流通商都以定棚鱼为主。2月18日,广东新鱼2斤上装车价为7.3-7.8元/斤,广东老鱼2斤上装车价7.8-8元/斤,2斤下装车价5.2-5.8元/斤不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数据库。

价格是影响养户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2017年5月生鱼价格持续走高,导致养殖量激增,而此时消费市场增量与之未得以匹配,从2018年5月开始,生鱼价格持续走低,2019年3月达到最低点,价格约为5.24元/斤,低迷行情一直持续到2020年上半年,一批人因此淘汰出局。此后,随着存塘量不断被消耗,加上后续新增养殖量少,生鱼行情于2020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回暖,并于2022年9月达到最波峰,最高卖到13-14.5元/斤,一塘鱼爆赚百万元也不是难事。

受2021年好行情鼓舞,2021年、2022年养殖户养殖热情空前高涨,大量养殖户转养生鱼,其中亦不乏投资者的身影,2022年广东生鱼养殖量增幅达到25%,投苗量达到50亿尾,比2021年增加10亿尾。然而,2022年10月,随着新鱼上市及疫情扰市因素影响,生鱼跌价颓势一直持续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业内人士透露,按照饲料用量反推存塘量算法,2023年2月份,广东生鱼存塘量达到历史最高峰——20亿斤(达到上市规格+未达上市规格的总量),比现在还多了5亿斤!由于存量巨大,加上疫情等因素干扰,2023年4月份,生鱼价格陷入低谷,严重偏离养殖成本(到2023年8月初,旧鱼养殖成本高达8.5-9元/斤),受此影响,当年生鱼投苗量同比2022年缩减三成!毫无疑问,生鱼已进入新一轮行情周期,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也在进行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饲企拼完刺刀再肉搏,海大一家独大

生鱼是乌鳢的父本和斑鳢的母本杂交而得的,是目前国内养殖最为广泛的品种,具有相对养殖难度低、养殖标准化程度高、养殖指标最能量化、产量高、长势快、个头大、抗病性强、易饲料喂养、易规模化养殖等优点,疫情期间,黑鱼连续三年产量飞速增长。业内估算,2022-2023珠三角养殖规模约为50~55万吨,产量占全国比重超70%;全广东养殖面积达到6.5-7万亩,其中海大养殖基地1万亩左右。

据业内粗略统计,2023年全国生鱼料销量90万吨左右(也有内人人士认为80万吨左右),其中海大集团各子公司销售总量27多万吨,海大基地自用10万吨,德海11万吨、通威11万吨左右、旺海10万吨、粤海集团10万吨左右(含中山粤海5万多吨)、永胜4-5万吨,其余厂家约5万吨左右。毫无疑问,海大凭借37万吨的销售量及自用量,成为生鱼料市场里面的巨头一哥,遥遥领先于第二梯队的通威、德海、旺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前,生鱼饲料市场就已经成熟,集团企业和地方农牧企业在一轮厮杀后各自站稳脚跟,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据业内人士透露,受行情拖累,2023年淡水鱼料市场萎缩严重,为了挽回损失的销量和利润,各饲料企业发力特种鱼料市场,以生鱼作为主攻对象展开了激烈竞争,有饲料企业不惜以“赊销换销量”,导致现金流紧张,从而被严重拖累。

2023年是水产饲料行业极限承压的一年,在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这一年,“缺钱”成为饲企和养殖端最主要的问题。“大多数饲料企业资金都不健康,看着产销量很大,但很多钱都在市场上,也有企业到后期收紧资金,但牺牲了销量,使得当年销量下滑。”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海大集团为例,除了珠海海龙外,其他子公司资金压力巨大。另据海大集团2023年半年报,生鱼(乌鳢)养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4.3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亿元至-1.7亿元。

2023年特种鱼行情低迷、养殖成本剧增、市场端饲料产品质量稂莠不齐。生鱼料作为饲企2023年的增量市场,饲料质量表现却被养殖端大为诟病,“料比高”“价格贵”“长不快”“大肚子”……这些负面评论全年充斥于茶楼、塘头。以料比为例,新鱼1.15-1.2,比2022年提高了0.05-0.1;老鱼1.45左右(高的可达1.6-1.7),比2022年高0.05左右。到2024年,这种情况或将得到改善。

据悉,目前广东存塘量较大,达到15亿斤(含已达和未达上市规格的总量),行情低迷之下,养殖户热情被暴击,业内资深人士预测,2024年生鱼料市场去产能会很明显,估计将萎缩10万吨,跌幅超15%,没有体系化能力厂家甚至会退出市场。“拼完刺刀再肉搏,2024年的生鱼料市场,有挑战者在,谁都不会弱化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制菜领域单品王者,黑鱼片抢下巴沙鱼三成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消费场景看,随人们的生活习惯及消费方式发生改变,各类新经济模式快速发展,以酸菜鱼、烤鱼等为代表的水产品预制菜需求量大幅增加。据艾媒数据显示,中国酸菜鱼预制菜市场在2021年迎来爆发式增长,线上线下市场总规模达到67.1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04.7亿元。

据了解,酸菜鱼餐饮市场主要以巴沙鱼、黑鱼、加州鲈为鱼片原料。2023年,生鱼片由于性价比高,受到市场认可,对进口巴沙鱼造成冲击,成功替代了三成进口巴沙鱼鱼片市场。

在预制菜领域,黑鱼片是绝对的单品第一名。伴随着酸菜鱼的崛起,黑鱼片市场需求暴增,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生鱼加工厂三四百家。清远容海养殖科技有限公司北区销售总监余文枫在公开报告中指出,2019-2022年,由于酸菜鱼赛道的持续火热、疫情对进口冷冻食品的管控,活鱼现杀模式发展停滞,使得免浆黑鱼片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从2015年-2017年的萌芽阶段,到2022年已完成B端、C端市场的建设和初步布局。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黑鱼市场消费将呈现B端消费提振、C端消费发展的趋势,2024年以后黑鱼加工品将会更加成熟与更具竞争力,需要创新与开发更多消费场景和需求,此外原料鱼的品控也是行业发展的根基所在。

在预制菜市场的加持下,2023年国庆前夕,生鱼中鱼加工厂收购价一度超过10元/斤,但也仅仅维持了两周左右,此后整体行情断崖式持续下跌。“市场需求的变化太快,虚火而已”,有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由于饲料、种苗、高温等种种因素作用下,新鱼上市推迟,加上节日拉动等正面因素影响下,生鱼行情出现了短暂的高光时刻,决定行情起伏的最根本原因是供需关系,经过一年的清库存,加工厂存量已经进入良性阶段,预计春节后有资金实力的加工厂会进行一批新的收储,加快存塘量去化。

“每年1-7月份是生鱼存塘量的去化时期,到五六月份,如果能降到12亿斤左右,那就比较良性了”,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旦市场存塘量低于10亿斤,将会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保持在10-12亿斤是比较好的,2024年生鱼行业将如何走向,最早也要等到五月份才能判断。

对于生鱼这条鱼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留言评论。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大国渔业,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记者 郑燕云

编辑:郑燕云







水产人为“大国渔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