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是真实的、色彩也是真实的,但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真实,前者指向超越、后者指向世俗。卓鹤君的彩墨山水画,在“似与不似之间”,同时满足了我们这个时代对于心灵安住和感官审美的双重欲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卓鹤君,1943年生于浙江杭州。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专业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谈艺

◎卓鹤君

唐代张彦远曰:“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何为“经营位置”,画之章法布局也。

清代石涛有一句名言,曰“搜尽奇峰打草稿”,一言道出了从体验生活到创稿的全过程。“搜尽”在“尽”字上,“奇峰”在“奇”字上。打草稿,布好局,章法随心所欲,发挥画家的睿智。中国山水画的画面处理就在其中了。

“开合”,起承转合,即一开合。开合越多,画面越丰富。当然笔墨造型是最重要手段,是首要方法论。笔性好,审视第一。心织笔耕,笔墨要光彩,笔墨相融,墨彩精华。最后用“六法”来审视你的作品的品质与高下。

“布局与章法”促成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无限空间,提出了更高的创作要求。虽然使画面极为自由,但却对画面的想象、布置,以及空间处理、主次设置、笔墨语言等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胸中有丘壑”“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素养等也成为画家在深入生活中所追求的目的。前人这样做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人更要发挥当代的才干,大好河山日日颂、月月赞。我们要走出去,深入大千世界,收尽奇峰,心怀丘壑,接地气,与云烟共呼吸,体察大自然,“三远”走天下。

卓鹤君作品选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雨

69cm×44cm

纸本水墨

198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醉雨

88cm×46cm

纸本水墨

198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云流水(二)

179cm×68cm

纸本水墨

198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镇海

198cm×148cm

纸本设色

198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夔门之雄

59cm×47cm

纸本水墨

198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彩丹青图

238cm×136cm

纸本设色

198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题

69cm×69cm

纸本设色

199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卧听青山钟 遥在白云里

69cm×70cm

纸本设色

199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里春

62cm×69cm

纸本设色

199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房子

69cm×73cm

纸本设色

199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山月影图

69.5cm×141cm

纸本水墨

199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杳杳钟声

69.5cm×72cm

纸本设色

199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晚绿野秀

142cm×210cm

纸本设色

199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秋(二)

71cm×141cm

纸本设色

200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涓涓山泉

137cm×137cm

纸本水墨

200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晴日红妆

136.5cm×135.5cm

纸本设色

200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颂

132.5cm×127.5cm

纸本设色

200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水舞蹈

142cm×74cm

纸本水墨

200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魂之五

356cm×138cm×3

纸本水墨

2010年

请横屏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卓鹤君

山魂之一

370cm×830cm

纸本水墨

1995年

来源:《中华书画家》杂志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