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邨是上世纪40年代建的里弄,里面共有7栋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毕业没多久,我就进了杂志社上班,杂志社就在萝邨。萝邨在哪里?第一次去杂志社报道的时候,面试老师给我指路:“你从淮海路向南,沿着嵩山路一直走,看到一个公共厕所和一个垃圾房,就到弄堂口了。”萝邨的门牌号是嵩山路101弄,杂志社就在弄堂的尽头,一栋独立的4层楼小洋房。

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有一个白领梦,那时同学们都在高档商务楼里上班。通讯录上,他们写的都是某某大楼,某某广场,我有点不好意思地写下:嵩山路101弄梦邨。“梦邨”就是萝邨,我那时不知道自己写了错别字。大概也是因为萝邨太不出名,所以从来没人纠正过我,连一起上班的同事都没发现,大家都以为自己在“梦邨”上班。

萝邨是上世纪40年代建的里弄,里面共有7栋楼。1~6号是联排的小洋房,三层砖木结构,杂志社是7号,独栋。洋房的面积不大,但是花园、天井、阳台,套房、卫生间,一样都不少。只是杂志社人多,挤在一起办公,把原本的这些功能都打乱了,显得拥挤不堪。再加上年代久远,木地板踩在脚下嘎吱嘎吱的响,落地钢窗也关不严实,总感觉这里不是年轻人理想的办公场所。

好在走出弄堂后一切都很时髦。

第一个惊喜是兰亭。这是一家比“网红”这个词红得还要早的本帮菜饭馆,位置就在萝邨弄堂口的左边,大概两三步的距离。到兰亭吃饭就好像今天的网红打卡一样,是必定要发朋友圈的。杂志社与网红为邻,人家中午11点开门迎客,我们10点55分从杂志社走出去,妥妥地第一批。

2010年左右,萝邨门口的标志物——公共厕所和垃圾房拆了。2011年安达仕酒店开业,那之后,它成了我们新的指路标示,和作者朋友相约就说:“看到安达仕酒店了吗?对面弄堂走进来就是。”

萝邨附近的嵩山路和太仓路,都是短短的小马路,集中了一家又一家的网红店。稍远一些的香港广场、太平洋百货、新天地商场,更有数不尽的餐饮和潮牌。我们在萝邨上班真是太欢愉了。当然这一切也得益于杂志社的良好经营和人性化管理,给了我们自由的时间和经济上的底气。

天下无不散筵席。当嵩山路太仓路地块动拆迁的传闻越来越紧的时候,这一天来了。我们在弄堂口的布告栏里看到了一张“萝邨拆迁告示”,大家有点感慨,其实我们一直把“萝邨”看作我们心目中的“梦邨”,就好像这几十年来,杂志社的光辉岁月,还有我们大学毕业后十多年的白领生活。(王慧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