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节期间,不少市民忙着寻龙地名打卡。节后,在仪征城西门外,一条以“五龙”命名的街巷村组,店店开门迎客,美食购物又开始忙起来,迎接一批批赶来打卡的市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地方叫五龙,源于一个谐音,一开始叫做‘乌龙’。”仪征民俗文史爱好者李臣星表示,过去仪征城西门外大多属于胥浦管辖,后来乡镇区划调整,万年村划入真州镇管辖。五龙组后来又划入真州镇阳光社区管辖,所以在五龙街门牌上能看到万龙村五龙组,也有阳光社区五龙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臣星说,历史上,在仪征西门外泰山宫以北的火星庙所在地原胥浦万年村,也就是今天的五龙组,有一座石桥有,因为修桥的材料大多为本地后山区产的黑色石材,又因桥下水宛如长龙流向城西老城河(今天体育场南边的旧城河),所以人们把这桥叫做乌龙桥。

“乌龙桥的‘乌’,仪征当地人习惯叫成‘五’,时间长了,大家把乌龙桥叫成五龙桥。”李臣星说,五龙桥所在的庄组叫做五龙组。后来随着城乡发展建设,五龙组所在地建起了小区,又在五龙组与小区之间留有一条五龙巷,五龙巷两边有许多临街小店……

渐渐地,当地人又习惯称其为五龙街,如今的五龙街已经成为一条热闹的小吃街、购物街、理发街。春节后,沿街店铺纷纷开门,迎接南来北往的“寻龙人”。(通讯员 李相鹏 扬州发布记者 孟俭 文/图)

来源:扬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