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详询公众号【海岛林哥】

海南人才落户具体流程

那么,要人才落户海南,具体流程是什么呢?

第一、当然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签署一份3年的劳动合同,缴纳社保

第二、携带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劳动合同前往办证中心挂号办理。

第三、办证中心会根据材料,给出准予迁入证明(简称准迁证)

第四、携带准迁证、身份证和户口本前往户籍所在地办理迁出证明,颜色同准迁证一样。

第五、迁出证明和准迁证在此带到办证中心即可办理户口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人才引进落户政策条件:

人才引进,首先你得是“人才”。那么,怎么证明你是人才呢?又不考试又不面试的,只能看“证”。

有以下三个证之一的,就有资格落户。

一是大专以上学历(大专50周岁以下,本科50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60周岁以下);

二是有三级以上技工证;或者中级以上职称证。

年龄在50周岁以下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与本省各类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

(1)50周岁(含)以下,获得创新创业奖项的人才,技能竞赛奖项人才落户

(2)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职称、技师、职业资格)人才落户

条件一:50周岁(含)以下,具有全日制普通大专及以上学历(含脱产全日制本科学历)人才,且在本省领办、创办企业或与本省各类用人单位签订3 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

条件二:50周岁(含)以下,具有中级专业技术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人才,且在本省领办、创办企业或与本省各类用人单位签订3 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

条件三:50周岁(含)以下,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且在本省领办、创办企业或与本省各类用人单位签订3 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

申请受理时间

2019年1月1日至10月31日,以上日期节假日除外。

申请人应当前往居住地镇人民(街道办事处)的社会事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积分管理窗口提出申请,按规定填写表格,并根据《海南市流动人口积分管理计分标准》的规定,结合自身情况,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逾期申请,将不予受理。

人才落户调整

按照《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引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的通知》(琼府[2017]66号)有关规定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海南普通落户需要什么材料?

(一)什么是海南普通落户

是指在海南生活超过6个月,但是没有符合人才引进学历的朋友。

租赁证+居住

为什么落户要选择海口呢?

海口,海南的省会,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旅游知名度不如三亚,但是海口更加适合工作和长期生活在海南的不二之选

教育配套和医疗配套也是全海南省目前来说最好的,如果三亚和海口做对比,海口的城市功能更加齐全

如果按照落户来说,人才引进落户海口后,全海南省的房子你都是可以购买的,而且海口因为有限制价格,房价也比三亚的便宜将近一半,由此可见落户省会海口比落户三亚更好。

海南户口高考的5大优势

1.试卷难度和高考大省相比难度较低:海南在过去比较落后,不如内地重视教育,孩子的平均成绩不高,所以考卷难度一时半会内不会有大的提高。

2.录取分数线低 :众所周知,高考移民海南也是很多人来到海南的原因。因为同样的分数在黑龙江只能进一本,在海南进985、211一般没问题。

3.参加高考的人数少:例如2020年海南全省共57336人高考,艺术类和体育类共6343人。并且海南属边远地区,招生比例大,所以大学招生指标,按人口比例分得比较多,所以比较容易考上好大学。

4.考试分数是转换分 :打个比方,平时100分的试卷,60是及格线,90分是优秀;但是题目特别难,学霸们做得也费劲,于是,及格线就调到了55分,优秀分调到了85,而只要普通人过了这条及格线,就会上二本学校,而做出来的学霸因为分数还是保持了90+,就能考上了211及985类学校。

5.海南有优秀的教育资源:海南近几年,在不断的引进教育资源,来打造留学海南这个自贸港名片。海南的常住人口超1000万人,人均教育资源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果想让孩子在海南参加高考,那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直接落户海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海口骑楼老街,龙狮贺春民俗表演令市民游客目不暇接、赞叹连连。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形面”上见诚意: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作为旅游大省,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气候优势就是最大的“流量密码”。对海南而言,旅游市场若依靠“惯性”,也能吸引不少游客,但海南选择主动出击,捧出心意和“新”意,让游客们的海南之行亮点纷呈。

比如,海南旅游新晋“顶流”——环岛旅游公路频频“出圈”。记者连日来沿线采访,看到多个路段车流如潮、人流如织,公路周边的滨海度假湾区、景区、旅游驿站、村庄、沙滩迎来一波接一波的客流高峰。除了自驾游、骑行游,沿途还能体验乡村游、露营游、驿站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琼海市潭门镇环岛旅游公路草塘段,自驾游客人流连忘返。海南日报特约记者 蒙钟德 摄

又如,老牌“顶流”苏东坡的加持。春节假期,海南省博物馆推出“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吸引观众16.4万人次,创下该馆开馆以来春节假期的观展人数新纪录。许多人不远千里,“打飞的”、跨市县,只为一睹苏轼真迹。这场展览还设置了集市、演艺、文创、研学等“旅游+”活动,探索出文旅融合的新路径。

再如,全省各地举办320多场特色活动,包括民俗非遗活动53场、“村晚”22场、“村BA”“村VA”等体育赛事超60场,有效带动旅游消费。据移动大数据监测,假期里,全省举办的各类赛事活动接待游客41.83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9.92亿元。

在海南省博物馆,游客驻足观看“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丰富假期生活。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不少久负盛名的老牌景区也加快探索“旅游+”新路径。

这个假期,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共接待游客28.5万余人次,吸引游客的不仅是自然景观,还有新春庙会、新春游园会、舞龙舞狮表演秀、歌舞快闪活动、拓印体验、沙滩派对,景区甚至组织了数辆“海上超跑”和摩托艇在海面演绎“速度与激情”,让游客直呼过瘾。

鹿回头风景区拿出舞狮巡游、龙市大集、趣味互动、民族舞蹈、草坪音乐会等“引客绝招”,从大年初一开始,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娱节庆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面朝山海度过喜气洋洋的中国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亚湾海月广场附近海域,众多游客前来体验水上汽车、海天飞龙、香蕉船、大黄鸭等海上运动项目,愉快度过春节假期。海南日报通讯员 袁永东 摄

陵水南湾猴岛生态旅游区新添了“猴岛传奇”天幕秀,以超清画质荧幕特效、声光电动感科技,让游客置身于猴岛传奇故事,沉浸式感受裸眼视觉效果的震撼体验。

“流量密码”的背后是真诚,真诚地打造旅游好场景和好产品,才能真正擦亮海南旅游金字招牌。

“势头”中见希望:

火热繁花持续绽放

透过数据增长、场景火热,我们看到海南旅游发展的坚定步伐: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布局优化、产品创新、品牌塑造、市场治理,全面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以来,海南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势头,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万宁的冲浪、文昌的“村VA”、五指山的热带雨林、昌江的木棉花等纷纷火“出圈”,有效拉动了地方消费,催生出赛事旅游、露营旅游、研学旅游、美食旅游等众多新业态,拓展农业、体育、休闲、交通等多领域增收致富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