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1950年,解放军进驻赛图拉哨所时,仍有8位国民党士兵驻守在这里。

这里靠近中印边境,常年狂风暴雪,环境恶劣。

在解放军来这里之前,他们八个人已经在这里驻守了整整四个年头,一直没有等来士兵换岗。

然而,好不容易等来了换岗士兵,却没想到是解放军。

此时,他们才得知国民党已经败退台湾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8位国民党士兵为何会驻守在如此偏远的地方呢?

赛图拉哨所位于中印边境,靠近战乱频发的克什米尔地区。

同时这里也是古代丝绸之后从中国前往中亚地区的最后一站,

由于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带,旁边又是海拔8611米的乔戈里峰,一般人在这里会有严重的高原反应,所以几千年来这里鲜少有人居住,被称为“生命禁区”。

直至晚清,为了守卫边境安全,才在这里修起了哨所。

1864年,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新疆地区发生了动乱,各地混战,直至最后分裂成了5个政权。

而中亚的浩罕汗国趁乱进入新疆地区,侵占我国领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沙俄也对我国西北地区虎视眈眈,趁着清廷无暇顾及这里,一点一点蚕食我国领土。

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左宗棠向皇帝上书收复新疆。

在得到朝廷应允后,年过半百的左宗棠带领着清军长途跋涉终于进入了新疆。

凭借着左宗棠过人的战略战术,清军在新疆的战事进展得十分顺利。

不仅收复了一举被浩罕汗国侵占的领土,还将他赶出了我国领土。

在这之后,清军平定了新疆内部的动乱,将5个割据政权统一了起来,并建立了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的事务,直接由皇帝统辖。

而经过这次事件以后,左宗棠对边疆地区的安全也重视了起来,派清军前往边关驻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赛图拉也是当时的边关之一。

由于赛图拉由于地处中印边境,被当时统治印度的英国殖民者觊觎。

彼时的英国军事实力强劲,一旦侵占了这里,那么他就可以直接进入新疆腹地,直达我国内陆地区,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保卫赛图拉的安全,左宗棠选择了让一部分清军前往这里驻守。

在经历了漫长的徒步之后,清军终于到达了赛图拉。

不过,他们刚来就遇到了大问题。

由于这里从未有士兵驻足,所以没有什么可以遮风挡雨的边防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他们自己挖山运石,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修好了赛图拉哨所。

从此,赛图拉哨所的清军就担起了捍卫边境安全的重任。

然而,由于这里位置过于偏远。1912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里好像被人忘却了一般。

直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对新疆进行管辖之后,通过调查各地的边防情况时,才注意到了这里。

这一年,国民政府派100多名士兵来到了这里驻守巡逻,并在这里设立了边卡队,还修建起了具有防御作用的堡垒。

自此,这里转由国民党军队驻守。

到了1937年,赛图拉哨所的边卡队人数增加到了200人。

1937年到1942年,盛世才在新疆担任省主席兼边防督办时期,更是在赛图拉哨所下设立了一个排,负责在边防线上巡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里条件艰苦,忍冬挨饿是常有的事,但是士兵们并没有因此退却。

直到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后,这里又成为了一片无人问津之地。

由于生存条件恶劣,又缺少物资补给。

原本150人的边防小队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只剩下了8个人。

但是这8人没有因此而逃离这里。原本只需驻守一年就可以等来换岗的他们,硬生生坚持了四年。

在这四年里,由于没有人给他们送补给食物,他们只能自己挖野草、吃冻土豆,一天只吃一顿饭。

甚至有时候实在找不到一点食物的话,就只能忍饥挨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段难熬的日子里,他们会时常在哨所观望有没有人来换岗。

但是,令他们失望的是,这几年时间里,没有见到任何同伴前来这里,陪伴他们的只有周围的茫茫雪山。

慢慢地,他们也不再期待,甚至做好了老死在这里的准备。

不过,这8名国民党军之后的命运如何呢?他们真的没有离开这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1950年,当解放军来到赛图拉哨所时,竟有8位驻守的国民党士兵。

他们原本是国民党在1946年派往这里巡逻边境线的士兵。

说好在这里驻守一年,但是在一年期限到了的时候,他们却没有等来前来换岗的士兵。

虽然没有物资补给,只能一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但是,他们没有选择因此离开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8位国民党士兵在之后等来了换岗的士兵了吗?

自1928年新疆归于南京国民政府之后,赛图拉哨所就交了国民党军队驻守。

不仅在这里设立了边卡队,还留下了一个排的士兵负责边防巡逻工作。

1946年,国民党安排了一支150人的边防小队驻守在这里。

但是,由于解放战争的爆发,国民党完全顾不上管理边境的哨卡了。

而赛图拉哨卡也成为了被遗忘的一方净土。

甚至,以往每隔一段时间就前来送补给物资的士兵也没有了消息。

在这种缺少物资,又极度严寒的天气下,不少士兵因此丧命,最后百余人的边防小队,只剩下了8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如此大的打击并没有促使这8人离开,他们选择了适应环境,继续坚守。

没有食物补给,他们就选择在冰天雪地里自己找吃的,找喝的。

没有取暖燃料,他们也选择自己出去采集动物粪便,还有柴火。

有时候遇到无法出门的恶劣天气,他们只好在哨所里面躲着,甚至一天都吃不上一顿饭,只能在忍饿挨冻中度过。

在这样糟糕的生活条件下,他们也十分期盼着早日有人来换岗,每天都在眺望远方有没有来这里的士兵。

但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始终没有等到来换岗的士兵。

渐渐地,他们也放下了期待,做好了在边关驻守一生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是上天眷顾几人,在1949年,事情慢慢迎来了转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也加快了解放新疆的步伐,

年底,新疆全境被解放。

为了守卫新疆的边境地区,一部分解放军当即被派往了边境的各个哨卡驻守,而赛拉图哨所也成为了解放军计划的驻守点。

第一野战军第五师第十团一个加强连奉上级命令前往赛图拉哨所。

在还未到达这里之前,他们以为这里应该早已无人驻守了。

但是在他们费尽千辛万苦到了这里后,他们却发现了哨所里有拿枪的士兵来回巡逻,随即开始紧张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8位国民党士兵在见到有士兵前来的时候,十分的欣喜,他们以为换岗军队终于来了。不过还是很好奇他们的衣服样式怎么不一样了。

然而在经过一番交谈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前来与他们换岗的,并不是国民党军队,而是解放军。

此时的国民党也早已败退台湾。

得知此事后的他们不由得紧张起来,害怕自己的处境危险。

但其实他们多虑了,当时前往这里的解放军给他们提供了两种选择。

一种是继续在这里驻守并加入解放军。另一种是离开这里,解放军会提供路费及有关文件,返回家乡。

两种方案提出后,这8位国民党士兵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其中有两位选择继续驻守在这里,在边疆发光发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另外六位由于身体状况不好,选择了返乡养病,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历经四年的坚守,这8位国民党士兵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从此时开始,这里成为了解放军的边防驻守点。

那么,解放军在驻守赛图拉哨所后,这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3.

1950年,到达赛图拉哨所的解放军,发现这里居然有国民党军在驻守。

要知道,当时的国民党早已退守台湾,而这8人由于处在信息闭塞的边关,完全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如若不是因为解放军到达了这里,他们还会一直在这里坚守。

当然,在解放军前来“换岗”之后,他们8位也得以选择是否离开这里,毕竟驻守这里的几年过的日子实在是太艰苦了。

所以,在他们8位中,其中的6位由于身体状况很差选择了回乡养病,只有2位选择继续驻守在这里,并加入了解放军。

自此之后,赛拉图哨所正式由解放军开始驻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解放军驻守赛图拉哨所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在1951年,解放军为了尽快解放西藏,选择从西藏周围规划进藏路线。

而赛图拉哨卡虽然地处新疆,不过离西藏西部很近,因此也成为了解放军选择的进藏路线之一。

由于当时的进藏交通不便,路途十分遥远,在行军时十分需要配备一些军事补给站。

所以赛图拉哨所在当时由于军事需要,也发挥了一段时间的军事补给站的作用。

不过随着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赛图拉哨卡又恢复了往日一片静寂的局面。

但是紧接着,有关政府部门在勘探了这里一番之后,发现这里不仅位置偏僻,而且交通十分不便。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们选择了废弃原本的赛图拉哨所,建立条件更加便利的新哨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哨所修在了海拔三千多米的平坦地带,相比之前位于山顶上旧哨所来说,士兵们的生存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

不仅气温不再像之前那么低,而且风也变小了很多。

并且士兵送补给物资也变得更为方便,驻守这里的士兵不再像以前一样每天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了。

由于新哨所距离赛图拉哨所大约三十里,所以久而久之,新哨所就被人们叫作了三十里营房。

三十里营房自建成后,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直至今日。

而且,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边疆地区也得到了开发,三十里营房也不例外。

近年来,这里不再只有官兵驻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自新藏线修好之后,来往车辆也越来越多。

附近的居民在看到了商机之后,选择了来到这里生活。

曾经的荒凉之地也变得越来越有生机。

2010年,经中央同意,三十里营房摇身一变成为了赛图拉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边境小镇。

现在赛图拉镇的居民基本为柯尔克孜族的牧民,约有400余人。

虽然自然环境不比内陆地区,但是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这里的居民都被安排入住了政府修建的安居房当中,极大的保障了生存环境。

与此同时,小镇建立起来后,在这里开饭店、旅馆的商户越来越多,有从甘肃来的,也有从新疆其他地方来到这里谋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小镇只有四百多人,但是却有着将近50家饭店在此营业,旅馆的生意也是十分火爆。

甚至在镇子上,还建起了幼儿园,不仅设施齐全,教学环境也特别好,让这里的孩子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安徽求学的新疆姑娘麦迪娜更是选择了离开更有发展前景的大城市,回到了这个边境小镇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赛图拉小镇也算是真正发展起来了。

不过,谁能想到在就在七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人迹罕至之地。

与今日的热闹局面简直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曾经的撒图拉哨所历经岁月的侵蚀,依旧矗立在高山之上,眺望着山下赛图拉小镇的快速发展。

虽然如今它已风采不再,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确捍卫了我国的边境安全。

时至今日,我们也会为先辈们不畏艰苦镇守边关的感到自豪。没有他们的誓死坚守,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再见。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