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不同的习俗,比如:初九是天公日,初十是石磨日。有童谣唱:“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在中国农历正月十二,有一个颇为特别的传统节日,那就是老鼠节。传说在这一天,老鼠们要举行婚礼或是庆祝它们的生日,因此人们围绕这一传说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节目”,以表达对老鼠的厌恶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月十二的清晨,家家户户会在墙角旮旯敲一遍,并念叨着:“打、打、打旮旯,十个老鼠九个瞎,留下一个拨眼的,眼里长个萝卜花!”这是一种驱赶老鼠的习俗,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远离老鼠的骚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敲打墙角,人们还会捏老鼠嘴,吵老鼠耳朵,嚼老鼠眼,这些看似怪异的动作实际上都是为了象征性地消灭老鼠,以求得到一年的平安和幸福。在饮食方面,正月十二有着特别的讲究。人们会食用三种特定的食物,以象征性地消灭老鼠的“嘴”、“眼”、“耳”,让家中远离老鼠的骚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饺子。

正月十二,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这是因为包饺子就好比是“捏老鼠嘴”,把老鼠的“嘴”捏死,老鼠便不能嗑东西了,据说这样一年就不会有老鼠出现了。

推荐食谱:【香菇猪肉馅水饺】

准备食材:猪肉馅香菇、葱、姜、生抽、香油、盐、食用油、面粉

具体做法:

1. 将猪肉馅装入碗中,加入葱末、姜末、生抽、盐、香油等材料混合搅拌均匀,腌制15分钟。碗中加入300克面粉,加入凉水,揉成面团,密封醒15分钟。

2. 将香菇清洗干净,焯水,挤掉多余的水分,切碎,和猪肉馅装入同一盆中,加入食用油,搅拌至充分混合,制成馅料。

3. 将馅料包入饺子皮中,捏出饺子的形状。锅中烧水,水开后放入饺子,煮至饺子浮起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小米粥或玉米面粥

在正月十二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习惯喝上一碗小米粥玉米面粥,寓意是“糊老鼠眼”,让老鼠看不清东西,也就无法再找到家里的食物了。

推荐食谱【核桃红糖小米粥】

材料:小米、核桃仁、花生米、葡萄干、红糖、水

做法如下:

1. 将小米淘洗干净。

2. 锅中加入适量水,将小米放入锅中,加入核桃仁和花生米,煮至小米熟烂,然后加入红糖,搅拌至红糖融化,米粥黏稠,撒上洗净的葡萄干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炒花生米

花生米被认为与老鼠的眼睛相似,因此吃花生米也就相当于是“嚼老鼠眼”,寓意着“让老鼠变瞎”,从而不再损坏庄稼和食物。

推荐食谱:【炸花生米】

准备材料:花生米、油

详细做法:

1. 将花生米洗净晾干水分。锅中加油,凉油将花生米放入锅中,中小火炸至金黄色。

2. 听到噼里啪啦声后,关火,将花生米捞出沥干油即可食用。

在正月十二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老鼠节的习俗和食物讲究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而有趣的一面。通过敲打墙角、包饺子、喝小米粥、炸花生米等传统习俗,人们祈求着新的一年能够远离灾祸,平安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这些习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间智慧。让我们珍惜传统文化,传承这些民间习俗,也让我们在美食中感受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愿每一年都能在这样的传统中,我们找到对生活的热情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