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退伍,当乡长的父亲没让我吃成“商品粮”,我却感到庆幸

【侯招武投稿,为阅读方便对部分段落作虚构处理】

1990年,当了三年兵的我退伍,但是当乡长的父亲没给我转成“商品粮”户口,我退伍回来只得回到乡下,没几年竟被村民选为村长,然而我却感到很庆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我记事时起,我就知道在父亲十几公里在外的公社上班,母亲带着我,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大约每隔十来天,父亲回家一趟,每次他见到我,都喜欢用他那略显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小脸,眼睛里透着爱怜。

我渐渐长大,在村小学上学,认识了村里许多和我一样大年龄的同学,其中我和村里一个叫赵成军的小伙伴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然而,很奇怪,同在一个村子里,我姓候,而成军家却姓赵,后来,我从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爷那里,才知道我们这个村子里的人家,都是从山西一个叫“大槐树”的地方迁过来,因此,村子里除了有姓候的人家外,还有姓赵、姓李的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十来岁的时候,父亲、爷爷和母亲商量,考虑给我弄个商品粮户口,这样我长大后,便于国家给安排工作,吃上商品粮。

八十年代左右,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明显有差异,经济地位也有极大的区别,农村人羡慕城里人的孩子,长大后有固定工作,能每个月领到工资,我们农村人这把叫“吃商品粮”。

吃上“商品粮”,是多少农村人的梦想。

但是,听大人们说,农村孩子也有长大后能吃上“商品粮”,那就是要考上大、中专学校,考上大、中专学校后,都可以转户口及粮油关系,这样毕业分配工作后,户口及粮油关系再转到相应的地方,工作和生活就成了城里人。

后来,听说“商品粮”户口可以用钱买了,记得当时一个买“商品粮”户口要5000元,在那个年月,5000元对于一般的人家,是非常大的一笔钱,能拿到的人家并不多。爷爷和父亲他们商量给我转“商品粮”户口的事,具体细节我并不知道,他们也不会让我知道,但是,我自始至终一直在村里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我到了18岁了,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我也没上复习班,便在村里和一群年龄相仿的伙伴们玩耍,而从母亲的嘴里,我才知道此时的父亲已是一个公社的主任。

深秋的一天,父亲突然回来,说让我去当兵,没想到爷爷听到这个消息后,头一个站出来反对。原来,爷爷虽然有我父亲和大伯及两个叔叔,但在我这一辈里,我是长孙,爷爷说无论如何不会让我当兵。爷爷摆得出的理由是,前两年南边有战争,村里曾有人当兵牺牲了。

然而,没两天,父亲不知用了什么办法,爷爷竟同意我参加征兵体检了,到了公社卫生院,我看到赵成军也来体检了,我看了一下,在排队等候体检的人里,村里的青年人大约有七、八个。

所幸体检很顺利,回到村里,我听说赵成军体检通过了,赵成军也知道我通过了,我们俩十分高兴,在村里是能说得来的小伙伴,能一起验上兵,作个伴,心里踏实多了。

到了第三天的上午,村里通知我们去领入伍通知书,我和赵成军兴冲冲地跑到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部,领回了红皮的入伍通知书,还背回了一大包的军服、被子一类的物品。

后来,我们到了陕西汉中的一个部队,新兵下连后,我和赵成军分到了一个连队,我分到了战斗班,而赵成军则分到了炊事班。

在连队,我们除了参加正常的训练外,还参加了指导员组织的各类学习教育,包括部队的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的学习更是家常便饭。

没想到在连队,我们在农村的许多生活习惯都改变了,干什么都要讲规矩,排队吃饭,排队看电影、开会,整内务更是我们每天都做的事情,班里十个人的毛巾叠成了一排整齐的豆腐块,牙刷包括茶缸把,也整齐地朝着一个方向……

更让我们惊讶的是,连队的菜园地畦,在班长的带领下,地畦横平竖直,每一畦的菜经常浇水,菜长得绿幽幽的,我还经常到炊事班帮厨,学会了做饭做菜、喂猪、养鸭和养鱼,连队后面的鱼塘里,洒下了我们挖莲菜的汗水……

到了当兵的第三年时,我当上了班长,还光荣地入了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队生活既锻炼了我的体魄,开拓了视野,也培养了我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熟悉部队的同志都知道,当班长不容易,入党就更难了,要组织考察和培养,要看综合素质和模范带头作用,包括群众基础,我并没有感到自己有多努力,我只是按照领导的要求和平时积极自觉完成任务,后来就被团支部推荐,连队党员大会通过,后来,我们成为预备党员时,营党委还派人指导我们的入党宣誓大会。

1990年,由于所在团整编和调动,我和赵成军退伍回到了家乡。

我退伍回来后,当乡长的父亲和我谈了一次话,父亲的意思是,你退伍回来了,你是农村人,自己人生的路该咋走,希望你认真考虑,有个妥善的规划,我当即就说了,我还年轻,先在村里干着,走一步说一步。

过后听爷爷给我说,父亲和我谈话后,感觉我和当兵前明显不一样了,说话很自信,心性完全变了一个人,言谈举止颇有修养……

但是,自己该干什么,我当时确实心里没底,不过,我毕竟当了三年兵,自家小院以后要长期生活,看不惯的地方不少,我一声不吭自己动手干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部队时间长了,养成了讲卫生、讲秩序、有规矩的习惯。

我家的院子是那种四周用木棍围起来的那种,院子内外到处都是乱的,我用了两天时间,平整院子,杂乱摆放的农具和生活用品,就连院子外面的路边小路,我也都整理了一遍。

没想到,我们家的这些变化,竟引起了邻居们的围观和好评,说没想到招武当兵一回来,家里就变了样,而且变得这样整齐好看,在我的影响下,赵成军也动手,把他们家的前前后后整理了一遍。

我们两个退伍兵这一整理,竟然让村里许多人家也跟着变了样,前后大约十来天的功夫,我们村以前的废弃物成堆、东西乱放、脏乱差等不文明现象有了改善,有几位大爷说,你们跟着那两当兵的,学得不赖。

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1991年的3月,我们村选村长,村民竟一致推选我当村长,我连忙推辞,说自己在部队只当过班长,村长还是让村里的老人干吧。

可是,当时村里的实际情况是,除了我们两个当兵回来的男青年,村里再也能找到像样的青年人了,这些年,村里的青年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子几乎成了老人村、空心村、妇女儿童村。

乡里同志说,招武你在部队当过班长,又是党员,目前确实是村长的合适人选,就连赵成军也拍手支持我当村长,说你当村长,我给你敲边鼓,支持你的工作!没办法,我只好接任了村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我没当过村长,但我知道,当村长就要为村子的长远发展考虑,为村民的幸福着想,不能再只替自己的小生活考虑了。

后来,我和赵成军,和村里的一些老人多次商量,渐渐明白了工作的着力点。

一是给村子修路,现在的路一下雨泥泞难行,村民意见很大;二是村里长年种红薯,家家户户的红薯如何变成钱;三是村里的卫生,尽管前一段时间整过,但村民讲卫生的习惯没有养成,乱扔乱放的不良习惯没有改变。

然而,万事开头难,我用自己退伍费买的摩托车,自己贴油费、修理费,跑乡里、跑交通局,吃了很多次的闭门羹,不是说没经费,就是说这事不归他们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跑的次数多了,陆续听说上面有文件,要搞村村通工程,只是全县还没有开始,在我多次回村研究方案,申请呼吁、提交方案后,我们村成了县里第一批村村通工程的样板工程,几个月后,一条平整宽畅的柏油路便穿村而过,直接连上外面的大道。

跑修通了,村民建设家乡的情续渐渐高涨了起来,我们动员村里一些年轻人,学习网络经验,在县工信委、通信公司战友的帮助下,我们在村里开设了网上红薯超市,发动村民加入县乡村的物流行业,红薯渐渐通过网络走向外面的世界。

这时,我的父亲已从乡里调到其他县当宣传部部长,我第一次借助他的力量,请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市里的新闻媒体的朋友到村里,看村里的变化,写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新鲜故事。

1992年的时候,我这个上任时间不长的村长成了村支书,村民们说,招武这人虽然年轻,但心里为村里着想,做什么事都有一颗公心,确实在为村民办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1993年的时候,村里占地600亩的红薯产业园开工建设,资金有上级拨款,有政策支持,有外商投入,也有村民自筹,除了分布在全村的红薯地外,我们还在产业园里建起了红薯的深加工厂区,既有传统的红薯粉条,还有对接旅游产业熟红薯深加工…… 包括红薯叶和茎,我们都在研发新的创业方向……

这些年,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明显增加,一般村民平均收入由我接替村长时的800元,增加到12000元。村集体也也由过去的一年10000万元增加到400000万元,我们办起了村幼儿园、农副产品合作社,村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好。

1997年,我参加了县委党校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而赵成军接任了村长、村支书,后来,我担任了副乡长。这一年,我认识了后来成了我妻子的赵晓慧,她是县电视台的编导,我们是在来村里采访时认识的。

后来,我见到了父亲,回想起刚退伍时自己的心情,我和父亲说,那时心里埋怨他,没给我转成“商品粮”户口,更没有为我安排体面的工作,但现在看来,我庆幸那时父亲的“绝情”,这些年在农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在造福一方乡亲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舞台广大、机遇无限!

铁血军魂,家乡情深,退伍军人筑梦乡村振兴,开启幸福人生!

【部分情节虚构处理。图片选自网络,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