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7月,毛主席一手叉腰,一手抽烟,对时任386旅旅长陈赓吩咐道:“你们这次在晋南,把蒋介石吓坏了。你回去告诉伯承提起过的那位百团大战‘赵子龙’,就是‘瘦子’干将,要狠狠地打,要把蒋介石吓得不辨东西南北!”

毛主席口中的“赵子龙”和“瘦子”干将,指的正是时任386旅参谋长周希汉。

周希汉是周总理眼中的“海军专家”,是刘伯承眼中的“赵云”,也是一位铁骨铮铮的傲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希汉15岁那年决定参加革命,父亲为了拴住他,特地安排了门亲事。

周希汉生性倔强,结婚三天就是不洞房,气得新娘跑回了家。

当上红军后,他参加了第一到第四次反围剿、长征、百团大战、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大大小小的战斗,经历了成千上万场,同时,周希汉还是我国海军的奠基人之一。

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勋,在和平年代却是“特立独行”,1952年周希汉调回北京,独特用餐标准惊呆了勤务兵丁宝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伯承:“周希汉打仗有一套”

1928年湖北麻城的农民周琦耀,对着“叛逆”的儿子周希汉嚷道:“你去当兵,被人打死了,谁为咱家传宗接代?”

周希汉坚定的回答:“我不管,我就是要闹革命!”

周希汉当上红军后奋勇争先,每次都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他虽然体型瘦弱,但异常灵活,再加上从小就务农,有一把子好力气,三两个人近不了身。

周希汉虽然没读过几天书,却很有韬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经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陈赓推荐,当上了386旅的参谋长,自此两人开始搭档。

《亮剑》中比“天王老子”还大的旅长陈赓,果然慧眼识珠。

周希汉刚上任不久就展露出惊人的军事天赋,1939年1月,386旅接到命令,穿越平汉铁路,在冀南一带伺机伏击日军。

陈赓在会议上作了动员:“各位指挥员动动脑筋,在我们这个平原找个伏击战场,打个大的。”

冀南平原一望无际,地形不适合打伏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指挥员们一筹莫展之际,周希汉传来了好消息:“伏击地点找到了!”

副旅长许世友急不可耐:“在哪儿?快说说!”

周希汉拿出地图,指着香城固西北方,说道:“这里有个大沙滩,往西边不远,靠张家庄方向,是一道几十米高、南北 1000多米长的大沙岗。往东走,是庄头村,这里与正西边的张家庄遥遥相对,正好是一个天然的钳形防御阵地呀!”

周希汉笃定的分析道:“把地势倾斜的洼地紧紧地夹在当中。如果能把鬼子诱至这个洼地,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制定完作战计划,立刻向上级作了汇报,得到彭老总的同意后,386旅全体摩拳擦掌,进入伏击地点。

“敌人上钩了!”当周希汉在房顶上,用望远镜看到大批日军不顾一切的往埋伏圈里冲来,他立刻下令688 团 1 营集中轻重火力猛烈开火,敌汽车被击中起火。

鬼子安田中队长一看正面不易攻破,就准备从右侧迂回。

当他们接近庄头村时,周希汉则让补充团同样以轻重火力猛烈射击。

敌军正要撤退时,埋伏在张家庄的 688 团主力又猛烈开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三面火力射击下,鬼子伤亡近半,安田中队长这才大喊起来。

“中了八路埋伏啦!”安田队长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

此时,日军拼命的想要后退,可周希汉早已向许世友通报了敌情。

许世友带着新1 团团长丁思林、率领主力跑步前进,及时将各个堵死,而后用手榴弹和轻重机枪火力将鬼子一拨一拨地打了回去。

处在四面包围之下的日军竟然用起了毒气弹,周希汉当机立断,下令:“用集束手榴弹把毒气炸散。”

紧接着,周希汉下达总攻命令,八路军官兵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将日军杀了片甲不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长刘伯承对周希汉的表现很满意,褒奖道:“这堪称平原模范诱伏战”,并对陈赓说:“那个周希汉指挥打仗有一套。”

冀南一战,周希汉给刘伯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0年百团大战爆发,周希汉率部退到了羊儿岭。

摆在周希汉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条:且战且退;第二条,拼死扼守。

边打边撤显然更符合实际情况,但是羊儿岭一旦失守,东面卷峪沟还没来得及撤离的群众、总卫生院和八路军前指很可能暴露在危险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当周希汉一筹莫展之际,师长刘伯承的警卫营长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他来不及打招呼,刚站稳就立刻开口:“周参谋长,师长命令你们,扼守羊儿岭阵地,掩护机关和群众撤退。没有他的命令,你们不能撤退!”

周希汉坚毅的回答道:“明白了。没有师长的命令不准撤退。请转告首长,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周希汉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坚守羊儿岭阵地,为八路军机关和群众的转移争取了时间,圆满完成任务。

事后,刘伯承夸赞他:“这回真成了三国里的赵子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国中将为何被周总理和陈赓批评?

周希汉打仗是一把好手,抽烟也很在行,可以说嗜烟如命,还曾因抽烟被陈赓揪过耳朵。

1941年因为工作过于劳累,又加上吸烟频繁,周希汉突然病倒了。

陈赓去看望他,打趣道:“老周,你这张本来就又瘦又长的脸,怎么更耷拉了,看的让人怪心疼。”

陈赓找来军医为周希汉瞧病,一番望闻问切,医生开出了药方:“不用吃药,戒烟一个月,自然能好。”

陈赓为了能帮周希汉戒烟,特地在会议上说:“从今天起,我和参谋长禁言一月。欢迎大家监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目睽睽,周希汉只能无奈地说:“旅长都戒了,我这个参谋长自然无话可说。”

周希汉烟瘾很大,强撑了三个星期,总觉得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可是他与陈赓有言在先,不能违背,思来想去,周希汉决定来场演习。

3月20日夜里,周希汉带着几名参谋和团长,来到了一处空地:“我裹上军大衣在地下抽烟,你们分别在 20、50、100、200 公尺的距离内观察,看能不能发现火光?半小时后,到这里向我报告。”

话音刚落,就有人提醒:“参谋长,您忘了跟旅长说好多事了?”

“你懂什么!”周希汉打断道:“演习是演习,和禁烟的约定是两码事,大家不要乱讲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着这个由头,周希汉蒙上军大衣,在火坑里大抽特抽,外面果然不见火光。

刚过了十几分钟,就有人揭开了他的军大衣,周希汉刚要反抗,抬头一看竟然是陈赓。

“旅,旅长...”周希汉难为情的说。

陈赓也不客气,一把揪住了周希汉的耳朵,他批评了周希汉一番,又宣布禁烟令无限期延长。

批评过周希汉的,除了陈赓,还有周总理。

1973年,周希汉查出了胃癌,周总理得知后请来12名专家为他会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来病房探望时,情真意切的说:“这个时候不应该批评你,可是不批评你几句也不行。勤奋工作不等于不爱惜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我们的身体不仅仅属于个人,是属于党的,属于人民的嘛!你今年才60岁吧?这个年纪把身体搞垮了,不应该嘛!”

周总理又转身对周璇说:“我批评他,可不是事后诸葛。19年前,我就让他注意身体,可他就是不听。”

听着周总理暖心的“批评”,周希汉哭成了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希汉:“自己的账,必须自己还!”

周希汉这样一个爱烟之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却因为资金主动戒烟。

1952年周希汉从云南调回北京,在海军司令部担任参谋长。

周希汉家里人口多,一位老上级为了照顾他,特地送来了300万元(相当于300元)。

但周希汉宁愿省吃俭用,也不愿接受。

周希汉的勤务兵丁宝林回忆,每个月都要为周希汉买四条烟,三条周希汉自己抽,一条接待访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北京消费水平高,来往的朋友宾客也多,抽烟和吃饭都算在周希汉的津贴里。

当丁宝林拿着周希汉将军的80万津贴去食堂算账,却发现远远不够。

食堂的意思是,可以划去全部的账目。

但周希汉对丁宝林说:“自己的账,必须自己还。从今天开始,我戒烟,以后每个月从我的津贴里拿出20,还给食堂。”

等食堂的账都清了,周希汉才重新开始抽烟。

周希汉公私分明的作风,让丁宝林印象极为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宝林一直记得:“首长家里吃饭,总是分成8角、6角、4角。”

丁宝林刚到周希汉身边工作时,曾给周家所有人都打小灶。

周希汉对他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周旋(周希汉夫人)和我,都是国家公职人员,可以有些待遇。但孩子们不是。”

事后,周旋对丁宝林说:“小丁,以后取餐,只有希汉吃小灶;我吃中灶;孩子们都得吃大灶。”

丁宝林回答道:“可是,孩子们还要长身体,必须得吃好点。”

周旋摆摆手:“老百姓的孩子们都吃大锅灶,我的孩子有什么不同?何况,我可以把自己的分给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周家严格实行8角(小灶)、6角(中灶)、4角(大灶)的标准。

这样的用餐标准,让丁宝林大开眼界,也让他感到由衷的佩服。

周希汉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从枪林弹雨中走来,九死一生。

和平年代,纵使他们身居高位,却从不忘本,公是公,私是私,这样的精神任谁能不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