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也算是现在老百姓的常见病机。症状就是胸闷,深吸一口气,呼出去就觉得舒服。双肋发胀、烦躁易怒、失眠健忘、胃胀、吃饭不香。

既然都是肝郁脾虚,为什么有的人好得很快,有的人好得很慢?

跟体质年龄这些自身原因有关,不过,这里面也跟医生的经验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记得我有一次讲座结束呢,有一位女同志来问我说,

“何老师,我治的一个肝郁脾虚证的患者,四十多岁的男性,近一年来不想吃饭,就是胃胀,两肋发胀,已经有五年时间了,好好坏坏。但近一年来这个肝郁气滞越来越重,瘦了20多斤。在医院做了检查,没有查出什么问题。”

然后这位女医生呢,是一个县乡的卫生所的大夫,给这个患者开了两周的药汤,烦躁和两胁闷涨的情况是改善了,但就是没有胃口。后续同样的药方,又用了半个月,彻底是没有效果了。

这让她很是不解,找我看看药方。

我看了一下,这上面有十四味药,其中十二味补气,剩下的两味却不是养脾的。

这就犯了中医上的一个大忌。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也就是说,肝郁气滞,要以固护脾胃为主,如果肝气瘀滞的时间久了,会伤到脾胃,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易克脾土。另外,疏肝解郁的药物对脾胃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对于肝郁脾虚的患者,我们要加用健脾药,根据其脾虚、肝郁的严重程度,对两种药物的配比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果他的胃胀胀痛、心烦易怒等症状有所缓解,此时应加大健脾的药物,减少疏肝药的用量,使其脾胃健运,促进消化和吸收。

举个例子,用了这么多的理气药,就等于是在病人的身上,用鞭子抽打他,他肯定会疼,疼的不得了,只能站起来跑两步,但是很快就累坏了,而且脾胃还受伤了

这个时候就得让他吃点好的,把身体好好的给养一养,给他养起来,病症才能痊愈。

后续是什么呢,她一点就通,回去之后调方,很快这个患者食欲回来了,想吃饭了,慢慢长胖了七八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