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岁朝”就是新年之始

年初一的大早

摆放些盆景插花、时令蔬果

文房奇石、书画古玩等等

为厅堂书斋增添不少新年喜气和文人雅趣

甲辰新岁

沧浪亭、网师园

为苏州“年味”带来浓浓新年文化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供是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暮冬岁首百花凋,岁朝清供淡香飘”。岁朝指农历正月初一,“岁朝清供图”即为庆贺一年之始所作之画,多选择清雅、吉祥的花鸟、瓜果、珍玩、仙灵,以烘托节日祥和美好的气氛。

清供不在多少,不在贫贵。它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关乎一种“心清闻妙香”的心境,一种“忧乐圆融”的生活态度。人们寄情于物、以物映心,可以是古代文人墨客咏梅迎春,以心灵映射万象、将生命体验酿成诗性的浪漫情怀;也可以是普通百姓以梅花、柿子、佛手等等作为摆件,取其祈福纳吉的寓意,以此憧憬新年美好生活的朴素心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雅俗共赏的迎新方式里,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生活美学。美是什么?黑格尔说它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西方思想家们总是赋予它太多超越性的东西。但对于我们的古人来说,对美的体认不仅仅是一种格物的哲思,更融贯于日常的衣食住行,正如茶香中能品出“冲澹闲洁,韵高致静”的君子之德,也能够感悟“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的人生哲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体用不二的中国式美学。

人们对美的共情,会超越时间的流逝,它会凝结为一种恒久的价值,成为集体性的生命印记。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所谓美,就是星光一闪的瞬间,两个不同的时代跨越岁月的距离突然相遇。美是编年的废除,是对时间的对抗。”

“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那抹傲然绽放的春色,是人们共同种下的中国式美学,是生生不息的文化记忆,是在琐碎的烟火气里对诗意的追求,也是对新年“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的美好憧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沧浪亭迎春竹石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沧浪亭,以“新春节节高”为主题的竹石展,展示新年新气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李清照在《清平乐·年年雪里》亦曰“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供“年”一枝梅,不仅是一件雅事,也逐渐成为一种民族传统。 春节前后,正值梅花盛开时节,此时岁朝清供,便是为了来年红红火火、衣食无忧而祈福,让人们在寒冬时节也沾些春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师园 迎春 梅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师园以“网师梅赏”为主题举办迎新梅展,游客在赏花的同时,感受到浓浓年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你不去园子看梅花,那么,诵读几首咏梅诗,观赏几幅梅花图,哼唱几支梅花曲,也算是与梅花相伴厮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FIN —

视觉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