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面对Sora爆火,不必自怨自艾
继推出ChatGPT后,龙年伊始,OpenAI公司又推出最新人工智能模型——文本-视频程序Sora。这款工具可根据简单的文本描述,生成类似好莱坞电影般的逼真而又充满想象力的视频,其出色的视频制作能力迅速“点燃”科技圈。各种解读分析之下,普通人亦对Sora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喜忧参半,更多的是忧心忡忡。
和ChatGPT出现时一样,尽管Sora是作为视频制作辅助工具被发明出来的,普通人对这则消息的第一反应依旧是,按照这种进化速度,自己的工作何时会被取代?由于这是阐释AIGC影响力最大众化的角度,自然也成为自媒体发挥的最佳题材。所以在危和机之前,大众情绪普遍倾向于前者。
笔者也一样,看了一堆解析视频,对肉眼可见的“AI纪元”忧心忡忡。但是朋友无端发来的一则“恭贺”消息,引发笔者更深的思考:他说,我要恭喜你,你的文字画面感很强,具有被Sora转化为好的视频作品的潜力。好友间的“商业互捧”当然不一定具有参考价值,但是他却启发我们,看待AI崛起的视野应该更加开阔,警惕陷入那种自怨自艾的悲情主义,从而忽略了研究和准备在新的科技革命中我能做什么、我如何更强、我该怎样防范。这个“我”,既指个体的我,也指作为组织、国家的集体,更指作为“碳基生命”最高存在的人类整体。
有人说,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新科技革命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它的影响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无论情愿与否,科技进步都会重排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但是每一次科技进步又都会在阵痛过后,带来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和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比担心失业更有建设性的做法,或许是应该寻找自身特质、特长、特性与AI联结的新的价值点,或者训练出不可被AI替代的能力。
个人如此,集体也是如此。作为正在奋起的“AI大国”,我们已经拥有一大批“类ChatGPT”的大模型。面对Sora这类基础创新,我们必须紧紧跟进,继续加大投入,更加注重让创新要素高效转变成新质生产力,这是亟待我们攻克的现实课题。无论如何,从ChatGPT到Sora,都在提示我们、倒逼我们更紧迫地“清点”家底,致力于将科技创新提速。
而作为人类整体,与其忧虑“硅基生命终将取代碳基生命”,不如以更加完善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筑起“防火墙”。居安思危是必要的,只不过不要忘记,科技进步是应需而生的,人类需求是这一切的起点。即便真的要捣鼓出一个终极“假想敌”,最终也是为了让人类更加团结。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用圆的面积来比喻已经掌握的知识,用圆外的空白代表尚需学习的无知面,从而说明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面就越多。反之亦然,当我们意识到无知时,恰恰证明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在加深,对能力的长短板、科技的价值、存在的本质有深入的思考。从这点来说,每一次新的进步都值得欣喜。而如果说未来已来,那么我们要做的唯有挺直身板,正面迎接它。(张萍)
来源:浙江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