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里会显示剩余弹药数量,换弹匣按下R键就行了,

那么现实战场上,战士们是如何知道枪里还有多少子弹以及什么时候该更换弹匣的?

电影和小说里面经常提到久经沙场的老兵可以根据重量来估算剩余弹药

但实际上在交战过程中肾上腺素大量分泌,人体处于极度兴奋的情况下,还能做出这么精细操作的人不说没有,那也是万中无一。

很多退役军人回忆录都有提到,真实战场上,有空仓挂机的枪很直观,比如81杠,

没有这个功能的枪,比如56冲,其实就是打光子弹然后更换弹匣,朴实无华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1式自动步枪是我国最后一种使用7.62弹的制式步枪,具备空仓挂机功能,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表现优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6式自动步枪是AK47的国产版本,1956年生产定型,1991年改型QBZ56C式,是中国生产和装备量最大的自动步枪

当然,时刻掌握余弹数量,肯定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关于这一点,现代中外军队的处理方案又有所不同。

部分外军士兵会在给弹匣压弹的时候前几发里面压1到2发曳光弹,

这样当打出曳光弹时就知道余弹不多,是时候找掩体更换弹匣了。

但是这么做有两个问题,一是白天曳光弹效果不明显,很容易被忽略,

二是曳光弹会暴露自己的位置,而且你没子弹了这事,可能大家就全都知道了。

此外还有一种方案是弹匣侧面开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侧开窗设计的弹匣,结构强度会受到一定影响,一旦遭受撞击产生形变,就会有卡弹的风险

这种设计的优点很明显,就是直观的展示余弹数量,发展到极致就是透明弹匣,

但缺点也同样突出,一是降低了弹匣的结构强度,实战中不如全封闭式弹匣抗摔打和抗冲击,毕竟军事装备可靠性第一,

第二是除了自己,敌人也能看到你还剩多少子弹,毕竟你不能排除近身战场景,

万一你端着枪大喊不许动举起手来,然后人家看着你空空如也的弹匣,默默的捡起了本已丢掉的武器,那就尴尬了。

聚合物透明弹匣类似洗手间毛玻璃,近距离可观察,远了看不清,强度也有一定保证,

但缺点是增加了生产和维护成本,是有钱人的玩具,

所以在中国一般用于外贸,在美国也是属于大兵们自费购买的高端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合物透明弹匣,美中不足的是价格过于昂贵

那么我军是怎么解决余弹观察这个问题的呢?

我们的方案堪称精妙,一不破坏弹匣结构,二不增加生产成本,更神奇的是余弹数量只有自己能看到,旁人无法观察。

解放军现役制式步枪95的弹匣上设计有3个余弹观察孔,每10发子弹一个,可以直接看到子弹的尾部,

3个孔全能看到子弹代表30发压满,

上边和中间的孔能看到子弹则代表剩余20发,

只有最上边的观察孔能看到子弹就意味着余弹10发,

如果3个孔全部看不到子弹了就说明余弹只剩个位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择机更换弹匣。

据说现在最新的95弹匣取消了3个余弹观察孔的设计,取而代之的是观察槽,

不再通过直接观察子弹尾部来判断剩余弹药,而是用红色标记的托弹板来指示余弹数量,更加简单明了易于判断,

战斗的时候士兵只需要用余光低头扫一眼,即可知道自己还剩多少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版95弹匣已经用余弹观察槽取代了3个观察孔,更加简单明了便于观察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一个弹匣30发子弹,其实可以打很久,

现实战场上更换弹匣远不如游戏里面那么频繁,有事没事按一下R键,

军事考核百米卧姿胸靶,十发子弹上靶三发就算及格,一般保险都是打到1,很少有人会使用连发,

因为连发第二枪很难打准,第一枪瞄准了,第二枪很大概率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