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黑龙江某电影院。

当时正在放映电影,突然传出一阵小孩哭闹的声音,周围人被搅得不得安宁。

其中就包括一名大学生和他的好友。

他们正好坐在小孩身后,亲眼目睹了他耍脾气的全程。

原来小孩被父母带来看电影,但不是他喜欢的动画片,而是贾玲的新电影《热辣滚烫》。

孩子还小,目测只有三岁左右,可想而知根本坐不住。

没多久,他就扭动着身体闹着要出去。

旁边的父母见怎么都哄不好,索性就用手机给孩子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还公然外放声音。

孩子是哄住了,可其他观众可就受苦了。

安静的电影院里,电影的声音夹杂着灰太狼的追逐声,显得尤为刺耳。

还有手机屏幕散发出来的光亮,不停地干扰着观众的视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堪其扰下,大学生忍不住上前提醒这对夫妇。

建议他们可以给孩子戴个耳机,避免影响到别人。

谁知这对夫妻听完后,只是象征性地把手机音量调小了一点。

大学生见状也不再纠缠:

“当时觉得对方已经让步了,就不打算计较那么多,算了!”

于是忍着各种不适,继续把电影看完。

殊不知,一场“风暴”正在悄悄酝酿。

“刚才谁让我们家孩子戴耳机的?是谁!”

散场灯光亮起的一瞬间,孩子妈突然在电影院大声质问。

一时间,满座皆惊。

刚准备退场的大学生见状停下脚步,开口承认是自己所为。

谁知遭到对方的破口大骂:

“你们能跟小孩儿一样吗?能不能有点素质?”

“给孩子道歉,必须给孩子道歉!”

一边说,一边还用手指着大学生,好不嚣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一个大学生给三岁小孩道歉?

先不谈大学生是否能接受,周围人也看的目瞪口呆。

随着两方争执越发激烈,孩子妈开始出言挑衅:“有能耐你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孩子妈的胡搅蛮缠,大学生最终选择了屈服。

但他采用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道歉方式。

只见他突然跪倒在地,对着孩子连磕三个响头认错,然后崩溃大叫:

“对不起,我们的错!救救我吧……”

如“发疯”般的激烈举动,惊呆了一众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算到这份上了,孩子妈妈依然不依不饶:

“你给我磕头我就认了……”

不止让大学生给她孩子道歉,还要给她磕头道歉,这得多大的脸呀!

这时一直在中间周旋的孩子爸看不下去了。

他手上抱着孩子,连连给大学生低头致歉:

“孩啊去吧,叔叔给你道歉啊,对不起对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孩子妈并不认可老公的做法,反而更加愤怒:

“为什么要道歉?

把声音调小了已经是我们的诚意了!”

见状,大学生再次开启了磕头认罪模式……

有现场的观众看不过去,拍下了这段视频并上传到网上,很快就引发热议。

大多数网友为大学生鸣不平,指责孩子妈不讲理。

也有人对孩子爸深表同情,摊上这么一个嚣张跋扈的妻子。

但也有人看不惯大学生下跪认错的行为。

认为他心理素质差、极端、窝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无关对错。

但在我看来,大学生“窝囊”一说属实不太恰当。

反而我很能理解他的“发疯”动机。

面对熊孩子和熊父母,谁能全身而退呢?

硬碰硬,明显讨不到好结果。

如果乖乖道歉他又不甘心,毕竟自己没做错什么。

所以他更愿意用“发疯”来抵御外界的施压,顺便发泄内心的愤懑。

更何况,从结果来看,发疯何尝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曝光后孩子妈自食恶果,成为了全网讨伐的对象。

不堪其扰之下,孩子爸决定报警,追究大学生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结局可以预料。

大学生既没有骂人也没有动手,就连视频也不是由他拍摄并上传的。

试问他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呢?

不费一兵一卒,也没有伤筋动骨,大学生就在与熊家长的对峙中占的上风。

不能说大学生心机深沉,这更像是无奈之举。

生活中总会面临各种棘手问题:

熊孩子和熊家长,“我弱我有理”的大爷大妈……

针对这些难以厘清的纠纷和令人窒息的对手,无数实践证明“道理是讲不通”的。

到最后不仅讨不到半分好,还可能惹一身骚。

而报警又耗时耗力,浪费公共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发疯”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第一选择。

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以魔法打败魔法!

2023年12月11日,重庆闹市街头。

一名粉衣大妈正对着一个年轻小伙“咄咄逼人”。

原来大妈眼红小伙生意,想将对方赶走,好霸占小伙的摊位。

整个过程中,大妈战斗力惊人,小伙子被气的不轻。

没想到小伙急中生智,突然对大妈额头亲吻了一下。

这举动瞬间把大妈弄懵,直接偃旗息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见这招有奇效,小伙又趁热打铁亲了大妈好几下。

此时的大妈脸红得像个熟透的苹果,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大妈被亲了之后,居然没动手打小伙儿,也没叫警察。

只是嗲声嗲气地对着小伙骂了一句:“你个显眼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上面这个小伙狠狠拿捏住了“发疯”的精髓,那么下面这名小伙则是将“发疯”推向了更高境界。

2023年12月13日,南昌地铁上。

一名大姐霸占了三个座位,横躺着刷手机,好不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种低素质行为,许多乘客敢怒不敢言,默默用眼神“骂人”。

这时候车厢进来了一个帅气小伙。

他看到大姐目中无人的行为,几步走到大姐身边。

然后脱下外套,反手就要给大姐盖被:

“大姐,车上凉,睡觉别冻着!”

大姐见状立马坐起身,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来也是怕了这位“精神不正常”的小伙。

是啊,哪有一上来就给陌生人盖被的,不是“疯子”才怪呢?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所谓的“发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歇斯底里。

而是在认清现实后,采用一种“反常规”的行为动作,以此来应对那些难缠的对象。

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是“发疯”呢?难道不可以报警或者是寻找其他外援吗?

当然可以。

但对年轻人来说,“发疯”已经成为了他们趋之若鹜的精神潮流。

他们不愿意委屈自己,也不想惯着谁。

相比于很多中年人的顾全大局,他们更想取悦自己。

这与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以及处事方式有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压力,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应对方式。

面对一个既追求效率、又要求“情绪稳定”的社会,

年轻气盛的年轻人,能够发泄的情绪出口少之又少。

那能怎么办?

只有靠“装疯卖傻”暂时过一把瘾。

脱下生而为人的包袱,释放被文明驯化的灵魂。

说平时不敢说的话,做平时无法做的事,实现完美自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发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也暗藏各种隐患。

比如上面亲吻大妈的小伙。

如果大妈认真追究起来,他完全能称得上“耍流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毫无疑问,发疯充满了“爽感”。

这种“爽”不仅是打击到对方,更是情绪的一种及时释放。

什么冥想疗愈、正念疗法、心理咨询,远不如一场“发疯” 来的过瘾与有效。

话说回来,如果不是现实所逼,谁愿意成为一个“疯子”呢?

越是荒诞、搞怪的发疯行为,越说明对现实的束手无策。

所以才会想用发疯式的“叛逆”,来重塑对生活的信心。

“与其精神内耗自己,不如发疯外耗别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发疯也是在努力寻找生活的“出口”。

以一种无厘头的方式,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

相比于对生活失去耐心,适当的“发疯”有益于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发疯可以,但不能盲目发疯。

只有把握好尺度与分寸,才能松松那根被生活绷紧已久的弦。

等下次面对那些棘手的问题时,

才有机会对自己说一句:

“没关系,做人没必要太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