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通式Cx(H2O)y来表示。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严格来说,这个定义是有问题的。

多少人还记得,高中时学到过的一些化合物的比例?比如甲醛、乙酸、乳酸,C、H和O 符合 1:2:1的比例,但它们不属于糖类;而鼠李糖、脱氧核糖属于糖类,却不符合这一比例。

其实,这句话应该再往下说一句:甲醛、乙酸、乳酸,符合C和H2O 1:1的比例,但它们不属于碳水化合物;而鼠李糖、脱氧核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却不符合这一比例。这样就很清楚,一种物质是不是碳水化合物并不是看碳氢氧的比例,而是看它是不是糖类。是糖类就是碳水化合物,不是糖类就不是碳水化合物。既然如此,直接说糖类不好吗?干嘛非要说碳水化合物?

而且,更重要的不是比例,而是不论糖类还是甲醛乙酸,不论它们碳氢氧的比例如何,它们都不是碳和水的化合物。光合作用合成糖类,是用氢还原二氧化碳;糖类的生物氧化分解也是一步步剥掉氢,剥出二氧化碳来,因此,说糖类是氢化二氧化碳还说得过去,碳水化合物怎么都不符合实际。

更何况,还有很多糖类并不只含有碳氢氧,常见的还有氮,比如健身者常吃的氨基葡萄糖,还有一些含氮多糖,比如肝素、软骨素、透明质酸、几丁质等等。

人们最初发现糖类的化学式,见碳氢氧比例正好是1:2:1,就给取了个碳水化合物的名字。后来发现糖类并不是碳和水的化合物,但这个名字已经用习惯了,很多人一直沿用。这种事在西方很常见,比如他们一直固执地管美洲原住民叫“印度人”,尽管早就知道人家并不是印度人了,还是那么叫。直到近几十年,他们似乎才意识到这样不太礼貌,改说原住民了。倒是我国翻译的时候很贴心的翻译成“印第安人”,其实英语里根本没有印第安这个词,就是印度。就算叫“美洲印度人”区别于真印度人,那也是很粗暴啊。还有,美国现在还是固执地使用英制单位,甚至一些物理科普文章里还是用的华氏、磅、英尺这些非国际单位。

作为后发国家,我国本来不应该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因为当这些知识传进来的时候已经知道了糖类不是碳和水的化合物。我国早已有“糖”这个字(也有人主张用“醣”),称为“糖类”正好,不需要生造出一个不合事实的“碳水化合物”。尽管也有人直译(我也见过使用碳水化合物的生化教材),但碳水化合物并没有成为主流的说法。直到十几年前的论坛时代,这个词在网络上还不是很多见。

然而,到了自媒体时代,人们开始大量翻译国外的信息。译者多不是专业人士,他们更倾向于直译,而且有别于以往的用词也容易显得洋气,就像维生素→维他命、透明质酸→玻尿酸一样。食品成分的标注也学外国用起了碳水化合物这个词,而营养界和近年来兴起的健身界干脆直接把这个词扶正了。可是,你想想这个词除了在这儿显得洋气以外,还有别的用吗?单糖、二糖、多糖还是糖,并不叫单碳水化合物、二碳水化合物、多碳水化合物,美容界最近热炒的糖化也不叫碳水化合物化。这些在英语里甚至也是一样,什么都是糖,只有到了总称的时候忽然变成碳水化合物,这不是很多此一举的事吗?就像有人说话,一个简单的词,汉语里也有现成的,非要蹦出一个英文单词一样。

然后,还有更麻烦的,那就是词用久了词义会慢慢发生变化,同义词会分化成两种意思,比如菠萝和凤梨。我在微博上做过投票,大部分人已经不知道荷尔蒙和激素是同义词,也不知道碳水化合物和糖类是同义词,因为词义分化了。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单词表里,碳水已经变成了淀粉的代名词,因为说到葡萄糖、果糖、蔗糖这些甜的糖的时候他们会直接说“糖”这个字,那些不能消化的不产生热量的糖类比如纤维素,他们也不当是碳水,说的碳水就只剩下了淀粉。比如,他想吃米面主食,就说是碳水诱惑,吃了米面叫碳水满足。那纸张和棉布是比米面更纯的碳水,你咋不吃纸呢?

“淀粉”这个词多好,既是传统词汇,又是专业词汇,从文从理都没毛病,又有面子又有里子,为什么非要说是碳水?碳水除了听着洋气还有什么?